他決定慢下來轉型生活風格品牌,把創意留給更長久的設計:不做衣服的JW Anderson,比做衣服還時髦?

他決定慢下來轉型生活風格品牌,把創意留給更長久的設計:不做衣服的JW Anderson,比做衣服還時髦?

Fashion News
By Roxanne on 23 Jul 2025
Digital Editor
POPLADY時尚編輯 負責時尚、美妝、珠寶、生活、美食、影劇、文化潮流 Color my life with chaos of trouble. roxanne.lee@poplady-mag.com

被譽為「時尚金童」的 Jonathan Anderson,如今成為 Dior 同時負責女裝、男裝與高訂的第一人,每年要完成至少八場大秀,還要處理與 UNIQLO 的聯名線,這樣的工作強度已經讓最狂的打工人都敬禮了。但他沒有選擇把 JW Anderson 收掉,Jonathan Anderson 反而選擇殺入競爭激烈的生活方式市場。這步棋看似退讓,實則暗藏更大的野心:JW Anderson 憑什麼重來,又能玩出什麼新花樣?

目錄

不做衣服了?JW Anderson轉戰生活風格Photo from JW Anderson

不做衣服了?JW Anderson轉戰生活風格

不做衣服了?JW Anderson轉戰生活風格Photo from JW Anderson

宣布個人品牌 JW Anderson 將正式從服裝轉向「生活風格」單位Photo from JW Anderson

他是現今「時尚界最忙男人」,Jonathan Anderson 一次執掌 Dior 女裝、男裝以及高定線,一年至少負責 8 個系列加上特別系列商品,還有他與 Uniqlo 的固定聯名系列,還能分心做小品牌嗎?他說能,只是方式不同。他決定讓自己「緩下腳步」,宣布個人品牌 JW Anderson 將正式從服裝轉向「生活風格」單位。沒有告別,只是換了舞台,把 JW Anderson 變成了一間不賣夢、賣「生活」的選品屋。

JW Anderson 現在不再追逐每季趨勢,而是像一間私人策展空間,裡面可能擺著一只陶罐、一張再版老椅子、一條你從沒見過的亞麻茶巾,Photo from JW Anderson

消息一出外界一度以為這是對 Dior 工作量的妥協。但他明白,這絕不是放棄,而是一場更具野心的轉向。當全球時尚產業集體放慢腳步、思考工藝與可持續性時,他選擇走進「物件」的語境裡。

設計師式的「生活收藏」,既任性又迷人Photo from JW Anderson

Jonathan Anderson策略轉型成美學策展室

JW Anderson 首先從產品層面和營運模式上做出了多項重大調整Photo from JW Anderson

JW Anderson 首先從產品層面和營運模式上做出了多項重大調整,以實現從時裝到生活風格的轉型。LONDON與MILAN的旗艦店關閉整修,九月以後重新開幕,同時也取消了傳統走秀形式。他直言,傳統時裝周與批發模式常導致產品尚未進店就被打折、價值被貶低。他希望新模式下 JW Anderson 的產品是「永恆而非轉瞬即逝」 。因此未來品牌將淡化季節感,強調系列的長期陳列價值。

JW Anderson 首先從產品層面和營運模式上做出了多項重大調整Photo from JW Anderson

JW Anderson 2026 度假系列化身一座隱藏在倫敦街巷裡的私人博物館,以選品店展間(presentation)搭配一組詩意的廣告大片形式,重新展示自己對設計的定義,一種不需要舞台和燈光,卻能讓人願意駐足凝視的美感。

他不再用衣服說話,而是用物件說故事Photo from JW Anderson

從重新發行蘇格蘭傳奇建築師 Charles Rennie Mackintosh 設計的橡木燈飾與凳子,到威爾士傳統織布工坊織就的羊毛毯,以及謝菲爾德百年鐵匠 Ernest Wright 手製的純銀裁縫剪刀,JW Anderson 現在不再追逐每季趨勢,每一件展品都像他在對觀者耳語:「這些,是我生活裡真正在乎的東西。」

這種策展式邏輯早就藏在他過去的系列中,只是如今被放大成品牌主軸Photo from JW Anderson

這種策展式邏輯早就藏在他過去的系列中,早已是 Jonathan Anderson 的標誌之一,只是如今被放大成品牌主軸,像小說章節般連接起 Jonathan 的個人喜好、設計經歷與文化脈絡。他坦言靈感來自於其精神導師、英國已故設計泰斗 Terence Conran,那位改變英國家庭審美、並創立 Habitat 的傳奇人物。就如 Conran 曾說:「設計的價值,在於它如何提升我們日常的生活質地。」Anderson 正是將這句話實踐得淋漓盡致。每一次走進店裡,都是一次與創意總監本人的對話,一種對於生活本身的深情凝視與重新想像。

Photo from JW Anderson

而站在商業策略的角度上,設計師式的生活收藏,同時也回應年輕一代價格敏感但更渴望情感共鳴的消費趨勢,這場轉型不只是風格,而是策略:建立情感鏈、深化品牌價值、拓展市場觸角,用細節換取長情。

高階品牌跨足生活風格:市場趨勢與邏輯

他想做的,不是下一季的潮流,而是下個世代的經典Photo from JW Anderson

會有轉向並不意外,而是踩在一個奢侈品牌多元化擴張的大趨勢上。近年來,時尚與生活風格的界線日漸模糊,各大高階品牌紛紛跨界推出生活單品,以滿足消費者對精品生活方式的嚮往。尤其在奢侈品市場增速放緩、年輕一代對時裝新品熱情減退的背景下,將品牌影響力延伸至服裝以外的領域,被視為新的增長點和鞏固與消費者情感聯結的方式。

服裝只是入口,品牌更希望消費者將其美學帶入生活每個角落

JW Anderson 2026 度假系列Photo from JW Anderson

驅動這股趨勢的不僅是品牌自身的成長需求,還有消費者偏好的轉變。現代奢侈品買家越來越老練,「未來傳家寶」式的精品家居日益受到青睞,相比季節性強、更新快的時裝,他們更願意為具有歷史文化內涵或精湛工藝的生活物件買單。市場數據顯示,家居園藝市場的增速已逼近或超越高端時裝類別:2025 年全球家居與園藝市場規模約 1220 億美元,年增長 1.3%,而同期間設計師服裝鞋履類僅預計成長 0.68% 。

JW Anderson 2026 度假系列Photo from JW Anderson

對奢侈品牌而言,擴展至生活風格不僅開闢新營收來源,更能通過創造沉浸式品牌體驗來加深顧客忠誠度。正如市場研究主管 Fflur Roberts 所言:「在預算緊縮之際,更多奢侈時尚品牌擴大跨品類產品,擁抱生活風格元素,以營造沈浸體驗,深化情感連結,同時增加新的營收觸點。」。換言之,JW Anderson 的變革正順應了這項大勢。它所要做的,是把品牌既有的前衛精神延伸到服裝以外的產品與空間中,滿足消費者對美學生活化的期待。

以工藝加上故事

從最熱門的 Puzzle 包開始,不只解構設計,更是迴旋工藝與歷史的結晶Photo from LOEWE

除了時勢所趨,JW Anderson 能有底氣全面轉型,很大程度上仰賴 Jonathan Anderson 在 LOEWE 時期所累積的傳統工藝與藝術資源。回顧他掌舵 LOEWE 的十年,他的靈感不來自社群,而是來自陶藝家的指縫、金工師傅的槌痕,並與世界各地諸多工匠、藝術家們保持深度合作。從最熱門的 Puzzle 包開始,不只解構設計,更是迴旋工藝與歷史的結晶,一款可折疊、多背法的日常經典,當之無愧成為現代手袋。後續也能從手工刺繡、陶器、燈具與擺件上,見到他對歷史、文化、工藝的執念。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Jonathan Anderson(@jonathan.anderson)分享的貼文

Jonathan Anderson 展現「工藝加上故事」的手法,也延伸到 DiorPhoto from Dior

Jonathan Anderson 展現「工藝加上故事」的手法,也延伸到 DiorPhoto from Dior

Jonathan Anderson 展現「工藝加上故事」的手法,也延伸到 Dior,不論 Bar Jacket 重塑或 18 世紀輪廓重提,都以他熟稔的文化語言加以融合。

工藝是他的底色

與陶藝藝術家 Dame Magdalene Odundo合作Photo from JW Anderson

與陶藝藝術家 Dame Magdalene Odundo合作Photo from JW Anderson

如今,JW Anderson 生活空間將 Puzzle 的衣缽接續:茶具、復刻家具、金飾,還有像是他近期與陶藝藝術家 Dame Magdalene Odundo、Shawanda Corbett 合作推出的茶具與雕塑作品,每件物品的線條、釉色、質地都在訴說著某種關於時間、身體、記憶的故事,遠超出功能的範疇,更像是一段可以細品的對話。

藝術家Shawanda Corbett透過行為表演和製陶再現每個人的生命形狀Photo from JW Anderson

藝術家Shawanda Corbett透過行為表演和製陶再現每個人的生命形狀Photo from JW Anderson

這樣的創作,也像是Jonathan Anderson 給未來世界寫下的情書,他曾說過:「I wanted to work out who I am today… make it harder again」 這些生活器物,揪回那個驕傲還能自我挑戰的設計初心。

用物件說故事,比用秀場來得更貼近真實

用物件說故事,比用秀場來得更貼近真實Photo from JW Anderson

Jonathan Anderson 曾表示自己渴望能做些能跟人長久相處的東西。也因此當大多數時尚迷還在期待每季即將迎接新潮流,Jonathan Anderson 轉頭走進了手工藝人的小工坊,是當代設計史裡,能進入典藏、能進入日常生活又能引起情感連結的設計作品。這些不曾進入 JW Anderson 時裝線的細節,如今有了真正的舞台。而 JW Anderson 正是他人生這個階段,對「設計」下的新註解。

「比起速度,深度才是真正的奢侈」

成為被看低的那一方,是他最大的原動力Photo from JW Anderson

與其說他選擇生活風格是避開競爭,不如說 Jonathan Anderson 知道「比起速度,深度才是真正的奢侈」。在這個快速複製、符號泛濫的時尚環境裡,真正能創造價值的,是那些無法被輕易複製、需要時間和情感灌注才能完成的作品。而他選擇用 JW Anderson 做這件事。

他想做的,不是下一季的潮流,而是下個世代的經典

與其說他選擇生活風格是避開競爭,不如說他知道「比起速度,深度才是真正的奢侈」Photo from JW Anderson

轉型生活品牌,不只是給品牌一個喘息空間,更是讓自己的人生節奏回歸呼吸Photo from JW Anderson

他知道時裝業的速度會吞噬創意,尤其對一個同時在操刀三個系列的設計師來說,要把每件衣服都做得像自己還是太難。轉型生活品牌,不只是給品牌一個喘息空間,更是讓自己的人生節奏回歸呼吸。

JW Anderson 成了他的靈感遊樂場,不必再為爆紅而跑得滿身汗,反而可以讓每件作品、每次展演深扎人心Photo from JW Anderson

JW Anderson 成了他的靈感遊樂場,不必再為爆紅而跑得滿身汗,反而可以讓每件作品、每次展演深扎人心。這是他對時尚熱度的反省,也是對創作自由的再定位。

減速才能抓住本質:他注入的不只是品牌,更是心跳

以退為進:Jonathan Anderson的轉型哲學Photo from JW Anderson

在這個高速更迭的時尚產業裡,他選擇慢下來,選擇做點真正能留下來的東西。JW Anderson 不再是你每季換風格的理由,而是你每天起床看到的那盞燈、那只碗、那張椅子,安靜卻存在感十足,就像 Jonathan Anderson 本人。

繼續閱讀:

Text:POPLADY Editorial

Photo Source:JW Anderson、Dior、LOEWE

追蹤我們的 IG poplady.mag

訂閱 POPLADY 的 YouTube頻道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