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國夏天限定:巴黎用14億歐元把塞納河變成免費游泳池,還能欣賞艾菲爾鐵塔!
2025年夏季巴黎注入一股城市新活力:開放塞納河水域供市民游泳,並在市區規畫11處免費開放泳區。這不只是一次觀光熱點造勢,更是多年基礎建設與環保政策的結晶。它充滿政治意涵與都市願景,值得深挖其背後意義。
Photo from Paris je t'aime
#都市政策與歷史意涵
巴黎市長於2024年奧運期間提出的塞納河開放承諾轉化為實際政策,標誌著巴黎城市治理邁出新步點,象徵公共空間重新回歸人民所有。這是自1923年至今首次真正允許民眾在塞納河下水,具有歷史性與實驗性兼具的重要突破,短短一兩個月的夏日體驗,其實包涵著城市向水域開放治理的長遠思考,並有可能打造日後每年固定慣例的標誌性活動。
Photo from Paris je t'aime
Photo from Paris je t'aime
#場域設計與空間體驗感受
三處座落於塞納河上的水域——Bercy、Bras Marie、Grenelle泳區,各別設計精巧,功能齊全:淋浴、更衣室、急救站、沙灘空間與淺水池。Bercy泳區甚至可容納多達700人同時使用,並能遠眺國家圖書館。各泳區配置與周邊景觀緊密結合,讓使用者彷彿在公園或城市沙灘中戲水,與巴黎地標如艾菲爾鐵塔形成獨特共鳴。
Photo from Paris je t'aime
Photo from Paris je t'aime
#工程與水質保障策略
這項計畫背後有高達14億歐元投入的整治工程,包含兩萬多戶接入升級污水系統,以及打造可容納大型泳池總量的暴雨儲水槽等,以杜絕汙染源影響水質。每日水質監測與彩色標誌公告機制,也讓公眾能清楚掌握環境安全,提升信任度與透明度。
Photo from Paris je t'aime
#安全管理與交通管制機制
為保障游泳者安全,各區域以浮標與護欄隔離開放水域,阻絕船隻通行。同時提供無障礙設施與急救支援。政策層面設計得當,以城市規模整合都市交通、水上流動與公共服務,建立泳區與城市共存的安全系統。
Photo from Paris je t'aime
#社會影響與未來展望
對巴黎市民與觀光客而言,這不是短暫的夏日活動,而是城市生活方式的升級。民眾不需離開市中心,就能體驗陽光與清涼。11處泳區的規劃融合文化、歷史與休閒,為都市帶來新的生活節奏,未來若此模式成功,巴黎可能成為全球都市開放河流供公眾互動的參考典範,也預示其他城市開始探索水域治理與城市共生的新可能。
Photo from Paris je t'aime
巴黎以這一夏開放塞納河泳區的行動,實踐了城市願景與公共治理的融合,並映照出其對環境友善與全民共享理念的承諾。這不只是觀光噱頭,更代表城市與自然、歷史與現代之間的一次對話。未來巴黎將如何延續這份河流共生的願景,值得我們持續關注與期待。
繼續閱讀:
Text:POPLADY Editorial
Photo Source:Paris je t'a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