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乾燥與保濕:分清乾性皮膚和皮膚缺水,教你有效改善乾燥問題

皮膚乾燥與保濕:分清乾性皮膚和皮膚缺水,教你有效改善乾燥問題

Beauty Skincare
By Miki Liang on 09 May 2025

是否曾發現,每到換季或長時間待在冷氣房裡,皮膚就變得乾燥緊繃甚至脫皮?許多愛美女性都有相似的困擾。不過,皮膚乾燥的原因其實不盡相同——有些人是天生乾性皮膚,另一些人則只是皮膚缺水導致的暫時乾燥。如果搞不清自己的膚況,可能會選錯保養方式,不但無法改善乾燥,反而讓皮膚問題更嚴重。皮膚乾燥如何改善呢?別擔心!接下來我們將以輕鬆親切的方式帶妳一步步了解皮膚乾燥與保濕的所有重點!

保濕全指南

乾性皮膚VS皮膚缺水

我們要了解乾性皮膚和皮膚缺水這兩種狀況。乾性皮膚指的是天生肌膚缺乏油分的一種類型;而皮膚缺水則是肌膚暫時缺乏水分的一種狀態。乾性皮膚通常油脂分泌較少,毛孔細小、不易長痘,但皮膚表面容易乾燥脫屑。而皮膚缺水可以發生在任何膚質上,可能因外在或內在因素讓皮膚底層缺水,導致肌膚看起來黯沉無光、緊繃甚至細紋浮現。
當皮膚底層缺水時,為了彌補流失的水分,皮膚可能會分泌更多油脂,造成所謂「外油內乾」的情況——表面出油但肌膚深層仍感到緊繃乾燥。很多人會混淆乾性皮膚和缺水肌,因為兩者都會讓皮膚乾燥不適,但成因其實不同,需要的保養重點也不一樣。

乾性皮膚:天生油脂分泌少,缺乏皮脂來鎖住水分,皮膚觸感較乾燥粗糙,容易泛紅、脫皮、發癢,甚至出現乾燥細紋。改善重點是多「補油」並加強滋潤。
缺水肌膚:暫時性水分流失,各種膚質都可能出現。常見症狀是膚色暗沉、緊繃、有細紋,甚至可能同時外油內乾。改善重點是「補水」,並使用保濕產品鎖住水分。

*簡單判斷方法: 如果你的皮膚天生就很乾燥、幾乎不出油,毛孔細小且不長痘,那多半是乾性膚質;反之,如果只是近期覺得皮膚變乾,而且伴隨出油、痘痘或粉刺問題,那很可能是原本膚質底子缺水導致的乾燥。

乾性肌膚與皮膚缺水是不同的肌膚症狀

保濕不等於補水

很多人會將「保濕」與「補水」混為一談,但其實兩者是不同的保養重點,也各有對應的方法與產品。簡單來說:

補水:是為肌膚補充水分,幫助角質層保持濕潤。例如使用含玻尿酸、甘油等成分的保濕化妝水或精華液,直接滲透進皮膚層層吸收水分。
保濕:是將補進來的水分「鎖住」,防止水分蒸發。通常透過乳液、面霜等產品,利用油脂與乳化劑在肌膚表面形成鎖水屏障。

所以,若只補水卻不保濕,水分很快又會蒸發,皮膚乾燥仍會反覆發生;相反地,只做保濕而不補水,鎖住的也可能只是空氣,肌膚還是會覺得乾。完整的保養應是「先補水、再保濕」,兩者缺一不可。

保濕幫助肌膚補水,補水是防止水分蒸發Photo from Shutterstock

皮膚乾燥與缺水的成因

了解膚質差異後,我們來看看造成皮膚乾燥或缺水的常見原因。其實肌膚乾燥缺水可能同時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包括外在環境、生活習慣以及保養方式。通常會因為主要原因:
環境因素:氣候乾燥(如秋冬季節或寒冷地區)、空氣汙染(空污)以及長期處在冷氣環境中,都會降低空氣濕度,讓皮膚水分蒸發更快,導致皮膚乾燥缺水。強風、日曬等極端天氣也會帶走肌膚水分,使皮膚變得更加乾燥。

生活習慣:喝水不足、偏好含咖啡因或酒精的飲品、抽菸,以及經常熬夜、壓力過大等,都可能讓身體處於缺水狀態或妨礙皮膚修復,容易引發皮膚缺水問題。不均衡的飲食(如過鹹)也可能造成體內水分流失,加重肌膚乾燥。

保養方式:使用過度清潔或刺激性的保養品(例如強效肥皂、含酒精的化妝水)、洗澡水過熱、過度去角質,或者根本疏於保濕,都會破壞皮膚的保護屏障,導致水分流失。當皮膚屏障受損且沒有及時補充保濕,皮膚乾燥狀況就會更明顯。

肌膚乾燥缺水可能同時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包括外在環境、生活習慣以及保養方式

正確的臉部保濕步驟

想要改善皮膚乾燥,建立一套完整的臉部保濕保養步驟非常重要。以下是每日皮膚保濕的基本步驟

早晨保濕步驟

  • 溫和清潔:使用溫和潔面產品,清除夜間代謝的皮脂與髒污。
  • 保濕化妝水:潔面後使用保濕化妝水,幫助肌膚喚醒並補水。
  • 保濕精華液:視膚況添加保濕型精華液,迅速為肌膚注入水分。
  • 清爽型乳液/凝膠:選擇質地輕盈的保濕乳液,鎖住水分不黏膩。
  • 防曬乳:最後一步是防曬!避免紫外線破壞肌膚屏障,使水分流失。

早晨保養步驟主要以保濕為主

晚間保濕步驟

  • 卸妝與潔面:徹底卸妝並用溫和洗面乳清潔肌膚。
  • 保濕化妝水:再次補充水分,舒緩日間的疲憊與緊繃感。
  • 深層保濕精華:可選擇含玻尿酸、神經醯胺等成分的精華,加強補水與修護。
  • 滋潤乳霜或晚霜:選擇滋潤型乳霜強化鎖水屏障,幫助夜間修復。
  • 每週深度保濕:每週1~2次使用保濕面膜或睡眠面膜,集中補水滋養。

晚間保養更多是修復皮膚

早晚的護膚程序會略有不同,但大體順序如上所述:【清潔 → 化妝水 → 精華 → 乳液 → 面霜(→ 防曬於白天)】。 掌握「先水後油」的原則,不僅能讓每一步的產品發揮最大效果,還能避免因順序錯誤造成的搓泥或吸收不良問題。

不可忽視的內外保濕關鍵

皮膚的保濕不僅靠外在保養,內在調理與外在環境的調整同樣重要。想要從根本改善皮膚乾燥與皮膚缺水的問題,以下幾個面向不可忽略:
充足飲水與健康飲食:每天攝取足夠水分(約2000c.c.),是維持肌膚含水量的基本條件。可多攝取高水分蔬果如黃瓜、西瓜、番茄;攝取Omega-3脂肪酸與抗氧化營養素則能修復與鞏固肌膚屏障。避免攝取過多咖啡因、酒精與高鹽食物,這些都會造成體內水分流失。

防曬的重要性:紫外線會破壞肌膚屏障並加速水分蒸發,是造成皮膚乾燥的一大原因。無論晴雨都應每日使用防曬乳液,搭配帽子、太陽眼鏡等防護,減少曝曬帶來的傷害。

冷氣、空污與環境乾燥:長時間待在冷氣房或生活於空氣品質不佳的城市,會加速皮膚水分流失並引發敏感。可透過加濕器維持室內濕度,使用含抗氧化成分的產品保護肌膚對抗外在環境傷害。晚間則建議使用封閉型晚霜或睡眠面膜修復乾燥肌膚,讓皮膚一夜間回復潤澤!

Text:POPLADY Editorial
Photo Source:Shutterstock

追蹤我們的 IG poplady.mag

訂閱 POPLADY 的 YouTube頻道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