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妖精」李孝利告別濟州島隱居生活,重返首爾開瑜伽館親自授課,是什麼讓她放棄演藝圈選擇修練之路?

「國民妖精」李孝利告別濟州島隱居生活,重返首爾開瑜伽館親自授課,是什麼讓她放棄演藝圈選擇修練之路?

Celebrities News
By Roxanne on 03 Sep 2025
Digital Editor
POPLADY時尚編輯 負責時尚、美妝、珠寶、生活、美食、影劇、文化潮流 Color my life with chaos of trouble. roxanne.lee@poplady-mag.com

誰說隱居生活就是事業的終點站?李孝利用行動狠狠打臉了這個刻板印象。這位曾經讓整個韓國為之瘋狂的性感天后,在濟州島度過了整整十一年的恬靜歲月後,決定重新踏進首爾的水泥森林。不是為了重返舞台,也不是為了復出娛樂圈,而是要在西大門區的小巷弄裡,開一間專屬於她的瑜伽聖地。這個決定既意外又合理,意外的是她選擇離開那個讓無數人嚮往的海島天堂,合理的是她從來都不是個會安於現狀的女人。從 FIN.K.L 的主唱到濟州島的隱居者,再到如今的瑜伽導師,每一次轉身都寫著兩個字:真實。也許,真正的自由從來不在於地點,而在於是否能夠忠於內心最純粹的聲音。

目錄

結束濟州生活:「國民妖精」李孝利回歸首爾開設瑜伽館Photo from IG@lee_hyolee

結束濟州生活:「國民妖精」李孝利回歸首爾開設瑜伽館

經過十一年的濟州島居住經歷,李孝利做出了重返首爾的重要決定Photo from IG@lee_hyolee

經過十一年的濟州島居住經歷,李孝利做出了重返首爾的重要決定。這項決定並非基於演藝事業的考量,而是為了實現她在身心靈教育領域的長期規劃。選擇在西大門區延禧路設立「ANANDA YOGA」瑜伽館,顯示了她對於瑜伽教學事業的認真態度與專業規劃。

濟州島的生活經驗為她提供了深度的瑜伽修練環境Photo from IG@lee_hyolee

濟州島的生活經驗為她提供了深度的瑜伽修練環境,使她能夠在遠離都市喧囂的環境中,深入理解瑜伽的本質與精神內涵。如今回到首爾,她希望將這些年來的修練成果與心得,透過系統性的教學方式傳授給都市居民。這種地理位置的轉換,反映了她個人修行階段的完成以及服務他人階段的開始。

在西大門區延禧路設立「ANANDA YOGA」瑜伽館Photo from IG@ananda_hyori

在西大門區延禧路設立「ANANDA YOGA」瑜伽館Photo from IG@ananda_hyori

在西大門區延禧路設立「ANANDA YOGA」瑜伽館Photo from IG@ananda_hyori

地點的選擇也經過深思熟慮:延禧路位於住宅區域,環境相對安靜,有利於營造適合瑜伽修練的氛圍。三樓的空間設計,既能確保良好的採光與通風,又能避免過度的商業化氣息,符合瑜伽修練對於環境純淨度的要求。

從舞台女王到瑜伽行者的華麗轉身

過去曾是舞台女王的李孝利,如今的她,更願意在瑜伽墊上尋找內心的平靜與力量Photo from IG@lee_hyolee

過去曾是舞台女王的李孝利,如今的她,更願意在瑜伽墊上尋找內心的平靜與力量。這個轉變並非一夕之間,而是建立在超過十年的持續修練基礎之上,她過去也曾在社群媒體上分享的瑜伽照片,從最初的生澀模仿到後來的行雲流水,從技術層面到精神層面都顯示出專業的水準與深度的理解,見證了她如何透過身體的修練,重新認識自己的靈魂,也為她轉型成為瑜伽教師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Ananda」這個梵文名字,不只是她瑜伽館的招牌,更是她刻在皮膚上的信仰Photo from IG@lee_hyolee、IG@budhi_mudra

「Ananda」這個梵文名字,不只是她瑜伽館的招牌,更是她刻在皮膚上的信仰,喜悅、滿足、內在的寧靜。當年那個穿著性感服裝在舞台上發光發熱的女孩,如今找到了另一種發光的方式。她證明了真正的美,不在於外在的包裝,而在於內在散發出來的那份從容與自信。這種轉變,比任何復出新聞都來得更加動人。

明星光環下的瑜伽革命

李孝利選擇哈達瑜伽作為主打課程,這個決定耐人尋味Photo from IG@yogapodsaigon

李孝利選擇哈達瑜伽作為主打課程,這個決定耐人尋味。哈達瑜伽強調呼吸、體位與冥想的結合,正好呼應了她這些年來從喧囂回歸寧靜的人生軌跡。在這個人人都在追求速效的時代,她卻選擇了最需要耐心與毅力的修練方式。

李孝利選擇哈達瑜伽作為主打課程Photo from IG@lee_hyolee、IG@budhi_mudra

每天兩堂課的安排,看似簡單,實則透露出她對品質而非數量的堅持。想像一下,當你踏進那間位於延禧路的三樓空間,迎接你的不是華麗的裝潢或昂貴的設備,而是一個真正懂得瑜伽精髓的引導者。她不會因為自己的明星身份而降低標準,反而會用更嚴格的要求來對待每一位學員。這種專業態度,或許正是韓國瑜伽文化需要的那股清流,不再只是美體塑形的工具,而是真正的身心靈修練。

商業與初心的微妙平衡

李孝利明確表示拒絕所有協贊與商業合作提案Photo from IG@lee_hyolee、IG@budhi_mudra

「拒絕所有協贊與合作提案」這句話從李孝利口中說出來,份量特別重。在這個什麼都能變現、什麼都要帶貨的年代,她的堅持顯得格外珍貴。回想起她與丈夫李常順那間濟州咖啡廳的風風雨雨,開業兩天就因為人潮過多而暫停營業的荒謬劇情,彷彿還歷歷在目,讓她認識到在公眾關注與實際經營之間需要建立適當的平衡機制。這次,李孝利學聰明了,預約制的設計不只是為了控制人流,更是為了維護那份難得的純粹。

拒絕商業化的做法,也符合瑜伽修練的基本精神Photo from IG@lee_hyolee

她要的不是網紅打卡聖地,而是真正能讓人沈澱下來的修練空間。拒絕商業化的做法,也符合瑜伽修練的基本精神,與其追求短期的爆紅效應,不如建立長期的口碑與信任,吸引真正對瑜伽修練有深度需求的學員。

真正的瑜伽精神從來不在於炫耀與展示,而在於內在的覺察與成長Photo from IG@lee_hyolee

畢竟,真正的瑜伽精神從來不在於炫耀與展示,而在於內在的覺察與成長。李孝利用她的方式,重新定義了什麼叫做「成功的生意」。

後疫情時代的身心靈覺醒

在後疫情時代,社會對於身心健康的關注度顯著提升,李孝利的瑜伽館設立正好回應了這種時代需求Photo from IG@lee_hyolee

當整個世界都在談論如何重新開始,李孝利用她的瑜伽館給出了最好的示範。疫情這幾年,人們被迫放慢腳步,開始思考什麼才是生活的本質。

李孝利的個人經歷,從演藝圈的高壓環境到濟州島的寧靜生活,再到如今的瑜伽教學,本身就是一個關於如何在現代社會中尋找平衡的實例Photo from IG@lee_hyolee、IG@budhi_mudra

李孝利的個人經歷,從演藝圈的高壓環境到濟州島的寧靜生活,再到如今的瑜伽教學,本身就是一個關於如何在現代社會中尋找平衡的實例,也正好呼應了這個時代的集體需求,我們需要的不只是物質上的豐足,更是精神上的富足。

她的瑜伽館不僅提供技術性的指導,更重要的是分享一種經過實踐驗證的生活智慧Photo from IG@lee_hyolee

她的瑜伽館不僅提供技術性的指導,更重要的是分享一種經過實踐驗證的生活智慧。在這個充滿焦慮與不確定性的時代,能有一個地方讓人真正放下手機、放下煩惱,專注於當下的呼吸與身體,這份珍貴無法用金錢衡量。李孝利用她的影響力,悄悄地在推動一場生活方式的革命,告訴我們慢下來不是退步,而是為了走得更遠。也許,這就是她想要傳遞的真正訊息:在這個快速變化的世界裡,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才是最時髦的生活態度。

 

繼續閱讀:

Text:POPLADY Editorial

Photo Source:IG@lee_hyolee、IG@budhi_mudra、IG@yogapodsaigon

追蹤我們的 IG poplady.mag

訂閱 POPLADY 的 YouTube頻道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