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凡包裝紙成令人垂涎的「麵包包裝紙」:日本設計師辻尾一平打開感官幻覺,把日常變得可愛又值得收藏
在設計界,總有些創意令人眼前一亮,彷彿能喚醒我們對日常事物的全新感知。日本平面設計師辻尾一平(Ippei Tsujio)便是這樣的創作者,他以幽默錯視的美學語言,將平凡的包裝紙轉化為令人垂涎的「麵包包裝紙」,讓人不禁想伸手觸摸,甚至彷彿能聞到那誘人的麵包香氣。
當麵包紙包裹生活:辻尾一平的魔幻日常設計
Photo from IG@tsujio_ippei
一眼望去,這幾件包裝好的禮物彷彿就是剛出爐的麵包:帶著誘人的焦糖色澤,灑上了細緻的麵粉粉末,還刻畫出如法國長棍麵包般的經典割紋 designyoutrust.com 。事實上,這並不是真正的麵包,而是日本平面設計師辻尾一平(Ippei Tsujio)最新提出的「麵包包裝紙」概念設計。
Photo from IG@tsujio_ippei
這組巧思十足的包裝紙可以將任意物品包裝成麵包模樣,讓你的禮物看起來就像麵包店貨架上的烘焙佳作。整套系列提供了三種「口味」:法棍麵包、巧巴達(義大利拖鞋麵包)以及經典吐司方麵包,每一款包裝紙都模擬出該麵包獨有的色澤與紋理 。從細長有脆皮割痕的法棍、外皮圓潤質樸的巧巴達,到四四方方帶著金黃表皮的吐司切片紙,每張包裝紙都營造出逼真的視覺錯覺效果,使人彷彿嗅得到撲鼻的麵包香氣。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這項設計目前仍屬於優雅的概念階段,尚未真正量產上架,不過設計界和消費者的反應熱烈已令人充滿期待;畢竟,他過往那些充滿玩味的創意點子,如果人氣夠高,最終常常真的會化作實際產品。對於愛好者們而言,也許不久的將來,就能「花點麵包錢」把生活中的禮物都包裝成麵包模樣了
日常裡的幽默詩意:創意作品一覽
Photo from IG@tsujio_ippei
Photo from IG@tsujio_ippei
辻尾一平的設計風格,總是跳脫傳統框架,融合極簡主義與幽默感,賦予日常物品新的生命。他曾設計過一款「咖啡牛奶玻璃杯」,看似平平無奇的透明玻璃杯,杯身上印有日文漢字「咖啡」與「牛奶」兩組字樣。
Photo from IG@tsujio_ippei
Photo from IG@tsujio_ippei
奧妙之處在於字型顏色與飲品顏色的對應設計:當你倒入深色的黑咖啡時,只會浮現白色框線的「咖啡」字樣;相反地,注入雪白的牛奶時,顯現的則是黑色框線的「牛奶」二字;若是將咖啡與牛奶混合作為拿鐵,同時倒入杯中,那麼兩種文字會雙雙現身,拼成「咖啡牛奶」四字 ,讓人清楚知道自己正在飲用的是咖啡、牛奶還是咖啡牛奶,增添了生活中的趣味性。
Photo from IG@tsujio_ippei
Photo from IG@tsujio_ippei
Photo from IG@tsujio_ippei
Photo from IG@tsujio_ippei
辻尾一平用這只杯子為人們平添了一縷幽默和驚喜,也再度證明最奇妙的靈感往往藏身於最平凡的日常細節中。
「可以撈起最後一根麵的盤子」
Photo from IG@tsujio_ippei
Photo from IG@tsujio_ippei
此外,他還設計了一款「可以撈起最後一根麵的盤子」,在盤子中設計了吻合叉子的四個凹槽,解決了人們在享用義大利麵時,總是撈不起最後一根麵的困擾。有人稱讚這是「天才般的解決方案」,也有人打趣吐槽「為了一根麵還要洗特製餐盤,乾脆直接舔盤算了」——正反意見雖有交鋒,卻也從側面印證了辻尾一平設計中幽默趣味的感染力:他成功把人們飯桌上的一個小困擾轉化為會心一笑的話題。
「像是窗簾的置物架」
Photo from IG@tsujio_ippei
除此之外,還有一件「像是窗簾的置物架」,一般的置物架總是方正平直,而辻尾一平挑戰我們固有的視覺印象,將原本應是平面的層板做成曲線波浪的形態。遠看之下,它就像一幅被微風輕拂的窗簾定格在牆邊:層板彎曲起伏的弧度彷彿隨風飄揚的布料,營造出空氣流動的通透感 。這樣一件置放在牆邊的家具,讓人忍不住產生錯覺。彷彿那裡有一道隱形的窗戶,正灑進午後和煦的微光。
Photo from IG@tsujio_ippei
事實上,它依然是一座可以擺放書籍或裝飾品的實用置物架,但同時也成為家中一處詩意的風景;功能與美感水乳交融,令生活的角落多了一絲夢幻的戲劇張力。辻尾一平以簡單的曲線變化,賦予冰冷家具一種溫柔的靈魂,正體現了他設計語彙中的詩意生活美學。正如他其它的作品一樣,這款置物架同樣蘊含幽默,究竟有誰會料到,一件家具能像窗簾般「隨風飄揚」呢?
重新詮釋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場景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辻尾一平的設計,讓我們重新思考日常物品的可能性,將生活中的平凡轉化為令人驚喜的藝術品。他的作品不僅展現了日本設計對細節的極致追求,也讓我們感受到設計所帶來的溫度與情感。
繼續閱讀:
Text:POPLADY Editorial
Photo Source:IG@tsujio_ipp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