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架10萬本紙本書,能救SHEIN的黑歷史嗎?Gen Z「類比閱讀」復興:放棄數位設備,回歸紙本閱讀

上架10萬本紙本書,能救SHEIN的黑歷史嗎?Gen Z「類比閱讀」復興:放棄數位設備,回歸紙本閱讀

Fashion News
By June on 21 Nov 2025
Digital Editor
POPLADY Fashion Editor Work hard ! Play hard june.huang@poplady-mag.com

近期,快時尚巨頭SHEIN與二手與珍藏書平台Alibris合作,在美國Marketplace上架超過10萬本紙本書,正式進軍圖書市場。官方新聞稿指出,書單包含羅曼史、奇幻、懸疑、青少年小說,以及非小說類型,甚至還有平價大學教科書,可謂十分多元。

目錄 + 快速連結

SHEIN表示,此舉是為了回應Gen Z「類比閱讀」(analog reading) 的復興潮流Photo from pexels

SHEIN表示,此舉是為了回應Gen Z「類比閱讀」(analog reading) 的復興潮流,根據他們對11,000名美國成年人的調查,有三分之一表示自己每週或每天都在閱讀,而其客戶平均每月讀1到3本書。SHEIN美國市場負責人George Chang更說:「這並非跟隨潮流,而是一種生活方式。」

表面風光,實則心裡早已打好算盤

對Z世代而言,能在同一平台購買衣服、書籍、生活用品,自然更容易形成消費習慣和流量導入Photo from IG@sheinofficial

雖然SHEIN將自己包裝成「讀者友善平台」,但從商業角度來看,上架書籍未必只是順應文化潮流。書籍在許多國家屬於免關稅或關稅較低的品類,對SHEIN來說,是一種降低成本、分散風險的策略。更重要的是,這也是擴張用戶黏性的手段,對Z世代而言,能在同一平台購買衣服、書籍、生活用品,自然更容易形成消費習慣和流量導入。

快時尚的形象急救箱

SHEIN過去因勞工爭議、環境破壞,以及快時尚的過度量產而飽受批評Photo from IG@sheinofficial

不僅如此,這背後還有一層形象修補的意味。SHEIN過去因勞工爭議、環境破壞,以及快時尚的過度量產而飽受批評。日前SHEIN在巴黎BHV百貨開設實體店時,引起法國時尚界、百貨員工與品牌的強烈抗議,多家本地品牌因此撤櫃。

爭議累積,書籍能掩蓋嗎?

外界質疑此次賣書是否是一種轉移焦點、重塑品牌形象的手段Photo from pexels

此外,其平台上曾出現有「類似未成年娃娃」的性玩具而飽受抨擊,甚至引發政府介入。這些爭議使品牌形象一度陷入困境,也讓外界質疑此次賣書是否是一種轉移焦點、重塑品牌形象的手段。

紙本閱讀潮真的到來了嗎?

Gen Z正在重新擁抱紙本閱讀Photo from pexels

無可否認,SHEIN的調查反映了一股真實現象:Gen Z正在重新擁抱紙本閱讀。對許多年輕人來說,紙本書的翻頁手感、書香,以及與文字的互動,都帶來電子書無法取代的儀式感。這不只是懷舊,更是一種刻意放慢生活節奏、與文字建立連結的生活態度。

但對於關注可持續消費與倫理消費的人來說,在SHEIN買書難免帶有矛盾感:你一方面支持閱讀文化,一方面卻可能支持一家在環境和勞工問題上備受爭議的企業。

選擇的意義,或許比閱讀更深刻

選擇在SHEIN買書,可能不只是「買本書」,更是一種文化與價值認同的抉擇Photo from pexels

SHEIN 推出書籍類別,看似順應了Gen Z紙本閱讀復興的潮流,也可能是真心想打造平台型電商升級。但在其過去爭議頻傳的背景下,這一步也不免帶有 形象修補的意味。對讀者而言,選擇在SHEIN買書,可能不只是「買本書」,更是一種文化與價值認同的抉擇。

在數位氾濫、快消文化泛濫的當下,紙本書的價值再次被凸顯,但也提醒我們,購買渠道與品牌的背景,值得我們多一分思考。你問我喜歡哪種閱讀方式?我選紙本。但在這場文化與商業交錯的博弈中,選擇背後的意義,可能比閱讀本身更值得玩味。

繼續閱讀:

Text:POPLADY Editorial

Photo Source:IG@sheinofficial、pexels

追蹤我們的 IG poplady.mag

訂閱 POPLADY 的 YouTube頻道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