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黎不歡迎你!法國品牌集體出走,從市長到時尚公會全面圍剿,SHEIN實體店或將進駐巴黎BHV百貨?野心藏不住引爆爭議
快時尚巨頭 SHEIN 最近宣布有意於 2025 年 11 月進駐位於法國瑪黑區(Le Marais)的巴詩威百貨(Le BHV Marais)。一個被貼滿「廉價」、「爭議」、「用完就丟」標籤的品牌,大搖大擺地走進了奢侈品環繞的時尚聖殿 ,首度大舉插旗實體門市,要與 CHANEL、Hermès 等品牌當鄰居,一場關於快時尚與永續價值、城市零售未來的論戰已然炸開。
SHEIN或將進駐巴黎BHV開設實體店?
Photo from IG@le_bhv_marais
全球線上快時尚的化身 SHEIN,一個以「$12 歐元洋裝」和拋棄式美學建立帝國的數位巨鰐,宣稱將在今年 11 月,於巴黎心臟地帶的歷史地標 BHV Marais 百貨六樓,開設其全球首批常設實體店 。一個與「廉價」、「爭議」等標籤緊密相連的品牌,竟要進駐一個與奢侈品牌為鄰、象徵巴黎品味的殿堂。
從手機滑進巴黎街頭,SHEIN要把虛擬流量變成人潮
Photo from IG@sheinofficial
SHEIN 的崛起幾乎是數位時代的縮影。根據統計,品牌每日上架超過 7,200 件新品,一年共推出 150 萬款服飾,是 Zara 的 37 倍、H&M 的 65 倍。憑藉極速供應鏈、超低售價與 TikTok 行銷,成功擄獲全球年輕族群。但光鮮背後暗藏爭議:SHEIN 被批為「一次性時尚」代表,遭指污染環境、剝削勞工,隨著歐美收緊跨境免稅制度、對 SHEIN 的監管也在升級,它開始尋求新出路:走進實體世界。
Photo from IG@sheinofficial
自 2022 年起,SHEIN 已在全球開設逾 40 場快閃店,每場吸引數萬人潮,如今巴黎將成為其「虛實融合」的歐洲試驗場,更渴望能否為其備受爭議的品牌形象鍍上一層合法性光環。
為何偏偏是BHV?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若要了解 SHEIN 為何將首店設於巴黎 BHV,就不得不探究 BHV 自己的宿命與掙扎。BHV(Bazar de l’Hôtel de Ville) 作為巴黎百貨傳統地標,自 1856 年起就佔據市政廳廣場旁的重要位置,是巴黎人耳熟能詳的百貨符號。2023 年,母公司 Galeries Lafayette 將 BHV 業務出售給 SGM(Société des Grands Magasins),意在重塑其商業版圖。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但 BHV 在出售後仍欠供應商巨額款項,許多入駐商戶曾揭露貨款拖欠問題,部分樓層因為營業壓力甚至關閉。此外,其男性部門大樓於 2025 年 6 月被出售給企業家 Xavier Niel,並計畫整合到主樓。這些動作都顯示 BHV 實體狀況已經動盪。
要活下去,就得吸引Z世代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於是,當生存受到威脅時,昨天的敵人就是今天的救命稻草。對於合作方地產集團 SGM(Société des Grands Magasins)而言,這是一劑猛藥,或許也是唯一的解藥。其總裁 Frédéric Merlin 直言不諱地表示引入 SHEIN 是為了吸引那些早已對傳統百貨失去興趣的「年輕客群」。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過去 Le BHV Marais 打造了獨特的「多專業」產品組合,涵蓋時尚、美妝、家居、美食、休閒和 DIY 等多個領域,讓百貨公司不僅僅是商品的陳列場所,更是一個互動和體驗的空間,旨在成為「瑪黑區街道的延伸」,為顧客營造一種在獨立精品店間漫步的感覺。這讓 SHEIN 的進駐,看起來不至於與落差過大,反而像是一次「品牌升級」的策略性軟著陸。
Photo from IG@sheinofficial
更深層的盤算是,SGM 試圖嫁接 SHEIN 強大的數據大腦。他們夢想利用 SHEIN 對線上消費偏好的精準預測,實現「為每個地區量身打造商品」的零售新模式,讓死氣沉沉的百貨公司起死回生 。BHV 計劃將第六樓全層交由 SHEIN 經營,面積約 1000 平方公尺,總裁 Frédéric Merlin 甚至豪言:「顧客或許今天買一條 SHEIN 洋裝,隔壁就能添購設計師包包」語帶浪漫,卻引爆了巴黎時尚圈的怒火。
一場百貨與電商的豪賭,SHEIN的多線戰略
Photo from IG@sheinofficial
而對 SHEIN 來說,走向線下是必然選擇,線上流量成本日益高昂,一個實體空間不僅能提供真實的觸感以增強消費者信任,更是品牌形象升級、為其潛在的 IPO 計畫洗白履歷的關鍵一步,以消除投資者的疑慮。
法律天羅地網:反快時尚法案的精準狙擊
Photo from IG@sheinofficial
即便 SHEIN 能挺過輿論的狂轟濫炸,它還必須面對一張由法國乃至整個歐盟精心編織的法律天羅地網。法國參議院已高票通過了堪稱全球最嚴格的「反快時尚法案」,其條款彷彿是為 SHEIN 量身訂製的緊箍咒 。該法案計畫從 2025 年起,對快時尚產品徵收每件最低 歐元的環境稅,到 2030 年將升至 歐元 。
Photo from IG@sheinofficial
對於一個核心賣點就是 歐元洋裝的品牌而言,這無異於釜底抽薪。更致命的是,法案將全面禁止快時尚品牌的廣告,包括社群媒體上的網紅行銷 。與此同時,歐盟已將 SHEIN 列為「大型線上平台」(VLOP),要求其遵守更嚴格的數據透明度與用戶隱私法規,並對平台上的仿冒品和不安全商品承擔起更大的責任 。
SHEIN直面監管風暴
Photo from IG@sheinofficial
諷刺的是,SHEIN 選擇在批評聲浪最強烈的巴黎落腳,把這座實體店變成一場高明的形象戰。它不只是一家店,而是宣告 SHEIN 是「合法的零售商」,能創造當地就業、遵守歐洲標準,甚至成為法國經濟的一環。這場佈局的關鍵在於「本土化」:讓原本被視為外來威脅的中國快時尚,搖身一變成「法國零售業的新力量」。
Photo from IG@sheinofficial
開設實體店、與 SGM 合作、創造 200 個本地工作機會,SHEIN 正在努力構建一個「本土化」的身份,從「入侵者」轉化為「在地貢獻者」。一方面,這使得 SHEIN 能夠論證,如果反快時尚法執行得過於嚴苛,將會損害到一個「法國」的商業運營和法國人的就業,這在政治上是一個相當敏感的論點。這家實體商店,實質上是其遊說努力的一個實體支點。
巴黎不歡迎你:從市長到時尚公會的全面圍剿
Photo from IG@sheinofficial
SHEIN 或將開實體店的消息一出,彷彿在整個法國時尚圈投下了一枚震撼彈,引爆了一場從商業、政治到文化的全面圍剿。最先發難的,是授予 SGM 特許經營權的老佛爺百貨(Galeries Lafayette)集團。他們發表了一份措辭嚴厲的聲明,稱「堅決反對」此項合作,指控 SGM 的決定不僅違背了老佛爺百貨的價值觀,更違反了雙方的合約義務,揚言將阻止 SHEIN 進駐其地方分店 。
Photo from IG@le_bhv_marais
巴黎市長 Anne Hidalgo 也公開表示「極為擔憂」,認為此舉與巴黎推動「永續在地商業」的願景背道而馳 。而來自產業的怒火最為猛烈,法國女裝成衣聯合會(FFPPF)主席 Yann Rivoallan 痛斥 SHEIN「摧毀了數十個法國品牌」,並稱在 BHV 開店是「對忠實顧客的無禮」,將讓「一次性商品更大規模地淹沒我們的市場」。
法國品牌集體出走:「這不是我們的時尚」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這場風暴不僅停留在口頭,多家法國本土品牌(如 Aime、Talm)已宣布將從 BHV 撤櫃以示抗議,Le Slip Français、Maison Lejaby、Aime 等法國本土設計品牌公開表態,拒絕與 SHEIN 同場。Maison Lejaby 的管理層更直言:「我們致力於法國製造,而 BHV 現在卻擁抱快時尚。這不是我們的戰場」 。據統計,BHV 約三成的時尚品牌已暫停續約談判,其中部分美妝與生活風格品牌也傳出退出意向。這波退店潮象徵的不只是生意損失,更是一場文化分手:一邊是追求永續、本地生產與小眾價值;另一邊是以速度與低價為榮的全球化巨獸。
BHV想靠新血起死回生,卻先引來一場信任崩盤,甚至連公共機構都選擇抽身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由於在 SHEIN 或將與 SGM 合作宣告後,SGM 擬以約 3 億歐元 向 Galeries Lafayette 購得 BHV 大樓全權,但因 SHEIN 的入駐風暴,Banque des Territoires(法國公共投資機構)毅然退出該交易,聲稱 SHEIN 模式與其價值不匹配,令這項重大融資案告吹。SGM 被迫發表聲明稱「這是政治壓力所致」,但實際上,他們要獨自完成購地計畫,財務風險與商業壓力可想而知。這場風波讓 BHV 的物業與經營前景蒙上重重陰影。 在這樣的基礎上,SHEIN 要以約千餘平米的專區植入 BHV 第六樓,並希望透過流量效應帶動周邊樓層互動,其冒險性、政治性與象徵意義皆不容小覷。
究竟是救活了零售,還是出賣了靈魂?
Photo from IG@sheinofficial
巴黎市中心的這間百貨,如今成了一面鏡子:映照出全球化的焦慮、消費者的矛盾,以及產業對未來的遲疑。更深層的問題在於:當快時尚以「平價」包裝平權,是否真能等同於社會正義?一位巴黎學者指出:「對低薪族群來說,SHEIN 的確是一種選擇,但這樣的選擇,建立在看不見的代價之上。」
Photo from IG@sheinofficial
當價格成為唯一衡量標準,手工藝、品質與創造力的價值便逐漸被掩埋。這或許正是 2025 年的時尚現實:在一個連「便宜」都成為政治議題的時代裡,每一次購買,都是一次立場的表態。
繼續閱讀:
Text:POPLADY Editorial
Photo Source:IG@sheinofficial、IG@le_bhv_mara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