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賽道變舞台GD、CL登場,三天創16年來第二高入場紀錄、狂吸7.5億港元觀光財,F1新加坡大獎賽憑什麼這麼賺?
新加坡大獎賽再一次證明,F1 不只是速度的競技場,而是一場城市品牌、娛樂與經濟效益的綜合盛會。George Russell 從桿位起跑一路領先奪冠,McLaren 雙雄 Norris 與 Piastri 穩健表現,成功鎖定車隊總冠軍;紅牛的 Max Verstappen 也全力追擊,將年度積分榜競爭推向高潮。除了賽道上的精彩,Padang 主舞台由 G-DRAGON、CL 與 Foo Fighters 輪番助陣,將夜賽變成全球矚目的娛樂盛典。酒店爆滿、週邊商品秒殺、觀光收益暴衝,新加坡用一場比賽展示了城市行銷的精準策略,成為將熱度、文化與經濟效益最大化的高階商業學問。
當音樂成為新的起跑線
Photo from IG@xxxibgdrgn
Photo from IG@xxxibgdrgn
新加坡大獎賽如今不只是賽車競速,更搖身一變成為音樂與時尚交織的盛典。夜幕下的濱海灣賽道旁,Padang 主舞台星光熠熠:韓流天王 G-DRAGON 壓軸登場,引爆全場觀眾尖叫 !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與他同台的還有CL、Alan Walker,以至搖滾傳奇 Foo Fighters 和流行天王 Elton John 等大咖助陣 。許多樂迷與車迷一早就排隊等候進場,主辦方甚至增設看台以迎接爆棚人潮。伴隨引擎轟鳴和節拍樂曲交織,新加坡夜賽搖身成為城市流行文化嘉年華,誰能想像 F1 賽道可以同時變身巨星演唱會?這恰好與 F1 近年來努力培養新粉絲的策略不謀而合。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當成千上萬的粉絲為了偶像湧入賽場,F1 也順勢收割了這批充滿熱情的新鮮血液,把他們從樂迷,變成了潛在的車迷。這正標誌著一場成功的行銷轉向:F1不再是主角,而是承載多元文化的背景,更是一門把「體驗」做到極致的生意經 。
GD 的舞台魅力:紀錄破65,000人的新紀錄
Photo from IG@xxxibgdrgn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睽違八年再登新加坡舞台,G-DRAGON 以 90 分鐘震撼舞台證明了他的號召力,當晚超過 65,000 名觀眾擠爆 Padang 現場,創下新加坡 F1 演唱會史上最高人次紀錄。
Photo from IG@xxxibgdrgn
除了火力全開演唱了新專輯《ÜBERMENSCH》的新歌如〈POW₩ER〉、〈HOME SWEET HOME〉、〈TOO BAD〉,還有經典安可曲〈Crayon〉、〈One of a Kind〉等,更引人熱議的是他精心設計的三套造型:首先登場的是改裝賽車皮衣配上皮褲長靴的酷炫戰袍,其上滿佈醒目的符號補丁,包括他個人品牌 Peaceminusone 的小雛菊徽章與新專輯「Übermensch」圖騰,讓這件皮衣不再只是噱頭,而成為GD的專屬標誌 。這件夠格放進美術館的皮革夾克原型,來自設計師 Demna 主理的 Vetements 2016 經典款機車外套,經 GD 重新訂製後帥氣度更上一層樓。
Photo from IG@xxxibgdrgn
緊接著他換上一襲熱力紅色西裝,展現霸氣舞台掌控力;最後則是融入黑白格紋賽道旗元素的俏皮紳士造型,將整場秀推向高潮 。當舞台與賽道在他身上交會,F1 的文化版圖也隨之延展,賽車服、皮革夾克、豪華配件如今彷彿有了新的語彙,被他解碼成年輕世代聽得懂的潮流語言。
Photo from IG@xxxibgdrgn
Photo from IG@xxxibgdrgn
其實,把賽車元素放進高級時裝不是新鮮事,時尚大帝 Karl Lagerfeld 早在 2003 年就為 CHANEL 設計過帥氣的摩托車靴,證明了賽道與伸展台是天生一對 。這回在 GD 腳上的 CHANEL 2003年秋冬越野靴,將速度美學與街頭時尚巧妙融合。GD 以細節證明了賽車文化完全可以成為流行詞彙的一環,為品牌和粉絲都開啟了無限想像:原來賽道也可以是伸展台,車隊制服也可以潮到出圈!
在移動桑拿房裡比賽:新加坡的「熱危機」挑戰
Photo from IG@scuderiaferrari
今年,新加坡大獎賽多了一個嚇人的新名詞:「高溫危害(Heat Hazard)」 。這是 F1 官方有史以來第一次,正式警告一場比賽的氣候條件可能對車手構成危險。新加坡的賽道本來就以濕熱聞名,賽車座艙裡的溫度可以輕易飆到攝氏 60 度,根本就是一個「移動桑拿房」 。在這種環境下開兩個小時的車,車手會瘋狂流汗,體重可能瞬間減少 3 公斤,隨時都處在脫水和中暑的邊緣 。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為了應對這個挑戰,官方強制所有賽車都必須安裝一套「車手冷卻系統」,簡單來說,就是一件內建水管的特殊背心,可以讓冰水在衣服裡循環降溫 。但有趣的地方來了:雖然整套系統是強制安裝的,但在 2025 賽季,要不要真的「穿上」這件背心,卻由車手自己決定 。
Photo from IG@f1
如果你選擇不穿,為了公平起見,你的賽車就必須增加額外的重量來「懲罰」 。這就創造了一個有趣的兩難:你是要選擇舒適安全,還是為了那一點點可能的性能優勢,寧願冒著被熱暈的風險?這場人與極端氣候的對抗,讓比賽本身多了一層關於生存與抉擇的戲劇性。
賽道傳奇再寫:Russell 的主宰與 McLaren 的封王時刻
Photo from IG@georgerussell63
週日正賽在一片炙熱中拉開帷幕,最終寫下一章新傳奇:來自Mercedes車隊的 George Russell 完美發揮,從桿位起跑一路領先,以無懈可擊的姿態沖線奪冠。兩年前他曾在新加坡站痛失頒獎台,但此次他頂住壓力、扳回一城,可謂對過往遺憾的一次雪恥。Russell 在夜色與燈光交織的街道賽道下稱王,完賽時間比第二名快了5.4 秒,以壓倒性優勢摘下個人本季第二勝利。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而在他身後,紅牛車隊的衛冕冠軍 Max Verstappen雖奮力追擊仍居次;McLaren雙雄 Lando Norris 和 Oscar Piastri 則穩健地包攬第三、四名 reuters.com 。正是憑藉這場雙雙完賽高分,McLaren 車隊積分提前鎖定,成功衛冕了本年度的車隊總冠軍! 對這支隊伍而言,這一刻意義非凡,繼去年打破長年冠軍荒後,他們竟然一口氣實現了連續二年稱王的壯舉。隨著 Russell 的勝利和 McLaren 的封王,2025 賽季的版圖出現戲劇性轉折:車手年度積分榜上,年輕的 Piastri 雖然暫居領先,但隊友 Norris 緊追其後將差距縮小到 22 分,而霸主 Verstappen 落後 63 分仍虎視眈眈 。
Photo from IG@f1
賽季僅剩六站,三強鼎立的格局讓人不禁要問:誰能在新世代競速戰中笑到最後?無論答案如何,新加坡這一役注定將載入史冊,它既是 Russell 職業生涯的里程碑,也是 McLaren 王朝復興的高光時刻,更為 F1 競技增添了一份傳奇色彩。
F1 熱潮背後,誰在看F1?一場由女孩和Z世代推動的賽車革命
Photo from IG@f1
當賽車遇上演唱會,帶來的不只是話題熱度,更是實打實的經濟效益。本屆新加坡站三天吸引了超過 30 萬人次進場觀賽,創下 16 年來第二高的入場紀錄。據經濟學家估算,這場頂級賽事帶來約新幣 1.3 億元(折合約 7.8 億港元)的觀光收益,成為城市經濟的強勁助燃器。F1 熱潮正從純賽事擴張為城市行銷和旅遊品牌:夜賽期間,新加坡酒店爆滿、餐飲業者笑逐顏開,從豪華夜店派對到週邊商品售罄,處處皆是商機。
Photo from IG@f1
然而,比起金額,更令人著迷的是觀眾版圖的改變。以往被視為小眾男性領域的 F1,如今正吸引越來越多年輕族群甚至女性粉絲投入其中。從歐美到亞洲,新生代觀眾透過 Netflix 紀錄片、F1電影、社群媒體甚至追星而愛上賽車。在東南亞一些國家,F1 相關社群帳號的年輕粉絲數暴增一倍以上,女性粉絲比例也提升到兩成以上。
Photo from IG@f1
這意味著 F1 正在突破傳統受眾侷限,蛻變為男女老少共享的全民娛樂。為何各大品牌和巨星紛紛搶灘F1舞台?正是看中了這波前所未有的跨界熱度。當時尚、娛樂與賽車在此交匯,F1不再只是賽車比拼,更成為展示豪奢生活方式與潮流態度的平台。奢侈品牌在賽場內外辦秀,超級名模、影視明星現身維修站與頒獎台,讓這項賽事具備了媲美時裝週的話題度。
Photo from IG@redbullracing
這場全球性的成功,卻也讓新加坡面臨一個有趣的難題。一方面,F1 為新加坡帶來了巨大的觀光收入,每年約 1.5 億美元 ,是絕佳的城市行銷。但另一方面,舉辦一場比賽的成本也極高,其中約有 9000 萬美元需要由納稅人買單 。許多新加坡本地的賽車界人士也抱怨,這場燒錢的盛宴,似乎並沒有真正幫助到新加坡本土的賽車運動發展 。那麼,這筆投資到底值不值得?當你看到全球的年輕粉絲,在 TikTok 和 Instagram 上瘋狂分享著新加坡的美景和賽事的精彩瞬間時,答案似乎就變得清晰了。政府投資的,早已不只是一場比賽,而是一整年都有效、能精準觸及全球最有價值年輕客群的頂級廣告。
繼續閱讀:
Text:POPLADY Editorial
Photo Source:IG@redbullracing、IG@f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