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的一吻,卻意外寫下了結局:Jennie引發打卡潮卻讓巴黎街頭作品遭清除,誰是這位被「親掉」的藝術家?

浪漫的一吻,卻意外寫下了結局:Jennie引發打卡潮卻讓巴黎街頭作品遭清除,誰是這位被「親掉」的藝術家?

Lifestyle Art & Culture
By Roxanne on 24 Aug 2025
Digital Editor
POPLADY時尚編輯 負責時尚、美妝、珠寶、生活、美食、影劇、文化潮流 Color my life with chaos of trouble. roxanne.lee@poplady-mag.com

巴黎的街角,因為一張明星的打卡照,瞬間從寧靜轉為擁擠。BLACKPINK 成員 Jennie 與街頭藝術家 Levalet 作品合影的畫面,本來只是偶然的浪漫,卻掀起粉絲潮水般的朝聖。結果短短幾天後,這幅作品因人潮過多被迫清除。這起事件像一面鏡子,映照出公共藝術的易碎、名人效應的兩面,以及當粉絲文化與城市日常撞在一起時,所引發的一連串思考。原本屬於街頭的藝術品,瞬間被捲入了數位洪流中,原本純粹的欣賞,是否在按下快門的那一刻就已經變了調?我們究竟是在欣賞藝術,還是在消費一個完美的拍照背景?

目錄

浪漫的一吻,卻意外寫下了結局:Jennie引發打卡潮卻讓巴黎街頭作品遭清除,誰是這位被「親掉」的藝術家?Photo from IG@jennierubyjane

Jennie 引發打卡潮:巴黎街頭作品遭清除

Jennie 引發打卡潮:巴黎街頭作品遭清除Photo from IG@jennierubyjane

BLACKPINK 世界巡演如火如荼進行中,Jennie 也在忙碌日程裡抽空探索城市。近期在巴黎曬出的一張照片,瞬間點燃了社群。一個她俏皮地與牆上一名男子的黑白肖像「親吻」的畫面,甜到不行。這張照片也把那條原本靜謐的小街,瞬間變成粉絲打卡的必去地點。可惜,隨之而來的是交通壅塞與安全隱憂,相關管理單位最終決定將這幅塗鴉移除,以恢復街區的秩序與安全。浪漫的一吻,卻意外寫下了結局。

誰是這位被「親掉」的藝術家?

誰是這位被「親掉」的藝術家?Photo from IG@levalet.art

這幅塗鴉的作者,是來自法國的街頭藝術家 Levalet(本名 Charles Leval,1988 年生)。他童年在加勒比海的瓜德羅普島度過,熱帶文化的自由與幽默或許也形塑了他日後對荒誕的敏銳感。

自 2012 年起,他開始在巴黎街頭張貼以小麥糊固定的大幅黑白人物拼貼(wheatpaste)Photo from IG@levalet.art

自 2012 年起,他開始在巴黎街頭張貼以小麥糊固定的大幅黑白人物拼貼(wheatpaste),這些人物往往像是從牆裡走出來的陌生人,帶著戲劇張力與黑色幽默,與城市環境巧妙互動。你可能在某個老舊門框旁,看到一個男人探頭偷窺,或在樓梯邊遇見一位女子攀爬電線杆。每一幅都量身打造,精準貼合建築細節,讓人誤以為真實存在。

手法深受漫畫與電影啟發,帶著一點諷刺卻不失親切感Photo from IG@levalet.art

除了活躍於街頭,他也在巴黎一所高中教授視覺藝術,帶領年輕人思考如何以創作挑戰公共空間的規則。他的作品常出現在歐洲各大展覽與街頭藝術節,題材關注都市日常的荒謬與孤獨,手法深受漫畫與電影啟發,帶著一點諷刺卻不失親切感。

為什麼這些作品難以「保存」?

Levalet 的藝術並不是能輕易搬進美術館的收藏品Photo from IG@levalet.art

Levalet 的藝術並不是能輕易搬進美術館的收藏品。他的作品屬於「在地性藝術」,一張人物拼貼都像為那面牆量身打造,牆上的磚紋、窗框的陰影,甚至斑駁的裂痕,都是創作的一部分。走在巴黎的老巷裡,你會發現那黑白角色不是孤立存在,而是與建築對話,讓街角瞬間活了起來。

街頭藝術的宿命,本就脆弱。風吹雨打、日曬侵蝕,甚至路人的隨意塗改Photo from IG@levalet.art

街頭藝術的宿命,本就脆弱。風吹雨打、日曬侵蝕,甚至路人的隨意塗改,都可能讓作品轉瞬即逝。但 Levalet 的風格更極端,它強調「互動」,當街頭拼貼被移除後,即便想將畫作保存下來,失去周遭環境的陪襯,作品巧思也大打折扣。

它挑戰了人們對藝術「永恆」的想像Photo from IG@levalet.art

藝術圈常討論這種 in situ 的本質:它挑戰了人們對藝術「永恆」的想像,因為這些作品原本就應該隨城市變化而生滅,記錄著一種社區與時代的動態關係,而當藝術遇上流量時,它的壽命可能更短。

藝術的魔力,能否承受流量的洪水?

街頭藝術的宿命,本就短暫、脆弱,此次的事件只放大了這份無常Photo from IG@levalet.art

正因如此,許多人聽聞塗鴉被移除時感到惋惜,它不是被人破壞,而是被過度的熱情「擠掉」。街頭藝術的宿命,本就短暫、脆弱,此次的事件只放大了這份無常。這也和另一位街頭藝術家 Banksy 的案例一樣,名氣帶來了關注,也加速了消逝。試想,如果你家牆邊突然成為觀光熱點,每天都有陌生人聚集拍照,你會慶幸藝術帶來活力,還是擔心生活被打亂?這正是公共藝術的矛盾:在社區與流量之間,它總要付出代價。

其他被清除的 Levalet 街頭作品案例

2017 年他在巴黎蒙馬特區「阿貝斯小巷」(Passage des Abbesses)曾張貼過一件作品Photo from IG@levalet.art

這起事件並非 Levalet 街頭作品首度遭到移除。在他的創作生涯中,一些裝置巧思獨具的作品也因各種原因而短命消失。例如,2017 年他在巴黎蒙馬特區「阿貝斯小巷」(Passage des Abbesses)曾張貼過一件作品,後來被街頭藝術愛好者戲稱為《La Disparition》(「消失」),這件黑白拼貼在創作不久後即從牆面上消失(其非正式名稱可謂一語成讖)。

題為《Héros du quotidien》(「日常英雄」)的真人大小拼貼畫像Photo from IG@levalet.art

再如 2024 年 1 月,Levalet 在巴黎第11區克呂索爾街創作了一幅題為《Héros du quotidien》(「日常英雄」)的真人大小拼貼畫像,描繪一位疲憊的勞工階級男子。然而沒過多久,這位「日常英雄」也被人移除了。

儘管具體移除時間和原因未見明確報導,但推測可能是物業整修或市政清潔所致Photo from IG@levalet.art

儘管具體移除時間和原因未見明確報導,但推測可能是物業整修或市政清潔所致,街頭非法張貼的藝術品往往被視作塗鴉而遭清洗或覆蓋。在這類案例中,作品本身並未引發爭議或媒體關注,卻因空間更新或反塗鴉措施而自然消逝。

在沒有名人效應的情況下,這些作品的離場雖然悄然,但同樣讓人體會到街頭藝術稍縱即逝的命運。Photo from IG@levalet.art

在沒有名人效應的情況下,這些作品的離場雖然悄然,但同樣讓人體會到街頭藝術稍縱即逝的命運。

藝術家怎麼看?

面對作品被清除的現實,Levalet 本人早有心理準備Photo from IG@levalet.art

面對作品被清除的現實,Levalet 本人早有心理準備。他曾表示,他的每件街頭作品在張貼完成後便開始過著獨立的生命,與他這位創作者不再有直接聯繫。換言之,一旦作品進入公共空間,它的命運(被保存、損壞或清除)便超出他能掌控的範圍。

Levalet 也曾透露,自己所在的巴黎第 13 區對街頭藝術相對包容Photo from IG@levalet.art

Levalet 也曾透露,自己所在的巴黎第 13 區對街頭藝術相對包容,市政府有意將之納入社區特色,因此他在該區張貼的作品往往得以長久保留,不會馬上被清理。

Levalet 理解並接受這種無常:「街道是我必須入侵的創作空間」Photo from IG@levalet.art

總體而言,Levalet 理解並接受這種無常:「街道是我必須入侵的創作空間」,而他的作品既然選擇在街頭綻放,也就隨時準備迎接被風吹雨淋甚至人工清理的結局。這種短暫易逝恰恰是街頭藝術的一部分魅力所在,也是藝術家與城市對話時必然面對的風險與現實。

從靜謐欣賞到瘋狂打卡,差距在哪裡?

回想過去,人們偶然發現一幅街頭塗鴉時,會駐足良久,細細品味藝術家想傳達的訊息Photo from IG@levalet.art

回想過去,人們偶然發現一幅街頭塗鴉時,會駐足良久,細細品味藝術家想傳達的訊息Photo from IG@levalet.art

回想過去,人們偶然發現一幅街頭塗鴉時,會駐足良久,細細品味藝術家想傳達的訊息Photo from IG@levalet.art

回想過去,人們偶然發現一幅街頭塗鴉時,會駐足良久,細細品味藝術家想傳達的訊息。然而,在社群媒體的推波助瀾下,這種深度的藝術體驗被壓縮成了幾秒鐘的拍照時間,人們急匆匆地擺好姿勢,調整角度,確保自己在畫面中看起來完美,卻很少真正停下來感受作品本身的魅力。

從「靜謐欣賞」到「瘋狂打卡」的轉變,不僅改變了我們與藝術互動的方式Photo from IG@levalet.art

從「靜謐欣賞」到「瘋狂打卡」的轉變,不僅改變了我們與藝術互動的方式Photo from IG@levalet.art

這種從「靜謐欣賞」到「瘋狂打卡」的轉變,不僅改變了我們與藝術互動的方式,更讓藝術作品從精神享受變成了社交工具。當藝術成為背景板,它的靈魂是否也隨之消散?也許下次遇見時,不妨先放下相機,留點空間給作品與自己,才不會錯過它真正的靈魂。

繼續閱讀:

Text:POPLADY Editorial

Photo Source:IG@jennierubyjane、IG@levalet.art

追蹤我們的 IG poplady.mag

訂閱 POPLADY 的 YouTube頻道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