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大阪世博展館6大建築推薦:探索大屋頂環、Shining Hat與Blue Ocean Dome的未來感
2025大阪世博不僅是音樂與時尚的盛會,更是未來創意與科技的展示!這次,來自全球的藝術家與建築師在世博會場上創造了一場視覺和心靈的震撼之旅。從象徵多元與和諧的大屋頂環,到充滿光與影的Shining Hat,再到未來感十足的「null²」展館,每一個展館都是對未來社會的深刻探索。你準備好在這場藝術與創新的饗宴中走一趟了嗎?來一起看看這些不容錯過的亮點!
2025大阪世博展館1:大屋頂環(大屋根)
Photo from Expo 2025 Osaka
Photo from Expo 2025 Osaka
2025年大阪世博會的象徵建築「大屋頂環」,由日本建築師藤本壯介設計,獲得金氏世界紀錄認證為全球最大的木造建築。這座直徑超過600公尺、周長2公里的巨大圓環,帶著「多樣而統一」(Unity in Diversity)的設計理念,成為不同文化交匯的場所。藤本壯介希望透過這座建築,讓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觀者感受到相聚一堂的力量。
Photo from Expo 2025 Osaka
Photo from Expo 2025 Osaka
大屋頂環的設計靈感來自日本傳統木構架「貫」,結合現代工法,展現出一種溫暖且現代的質感。整座建築猶如一個漂浮的木環,象徵著生命的延續與未來的希望。圓環下方設有寬敞木質迴廊,成為博覽會各區之間的主要通道,方便人潮流動,也能有效遮蔽風雨。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此外,圓環上方有空中步道,讓遊客可以登高俯瞰會場全景,遠眺大阪灣與瀨戶內海的壯麗景色,尤其在夕陽西下時,更顯得詩意無比。這座建築大量使用可再生木材,強調環境永續,完美呼應了世博會的「設計未來社會,為我們的生命」主題。大屋頂環是一個集美學、功能與永續於一體的建築,帶來無限可能的未來想像。
2025大阪世博建築2:「null²」展館
Photo from Expo 2025 Osaka
充滿未來感的展館「null²」不僅是一個空間,更是一場關於創新、科技與人類未來關係的視覺和心靈震撼。展館的設計靈感來自於無限可能與純粹空間的探索,象徵著人類在科技、自然與社會中不斷探索的無窮潛力。
Photo from Expo 2025 Osaka
Photo from Expo 2025 Osaka
「null²」以簡潔而現代的建築風格為基礎,外立面採用了高度反射的材質,將周圍環境完美融合,彷彿是從未來走來的一塊透明玻璃,讓觀者仿佛置身於虛擬與現實交織的世界。進入展館後,觀眾將進入一個融合數位互動和身臨其境的多感官體驗區域,每一步走進空間,都是對未來的深度對話。
展館內的展示透過虛擬現實技術,帶領觀眾體驗人類與AI共生的未來社會,並深刻反思科技發展對我們生活方式的影響。特別設置的互動區域讓觀眾可以親身參與創造未來城市、共構人類與自然的和諧共處。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這個展館,不僅是對未來科技的呈現,更是對人類智慧與創造力的禮讚,讓每位參觀者都能帶著啟發與反思離開。 「null²」邀請你走進未來,體驗無限可能的無窮想像,探索屬於我們的全新世界。
2025大阪世博建築3:EXPO大廳「Shining Hat」
Photo from Expo 2025 Osaka
Photo from Expo 2025 Osaka
Photo from Expo 2025 Osaka
EXPO大廳「Shining Hat」以其獨特的金色圓頂和簡潔的圓柱型設計,成為會場最吸引眼球的建築之一。由著名建築師伊東豊雄設計,這座直徑達80公尺的金色圓頂,讓人聯想到1970年大阪世博的「太陽之塔」,金色與沉穩牆體的對比,創造出強烈的視覺張力。
Photo from Expo 2025 Osaka
Photo from Expo 2025 Osaka
Photo from Expo 2025 Osaka
這座「發光的帽子」象徵著資訊交流與共享的未來願景,白天閃耀光輝,夜晚如明月般引領人們匯聚。
2025大阪世博建築4:日本館
Photo from Expo 2025 Osaka
身為主辦國的日本館在本屆世博會中的展館也極具亮點,由知名設計師佐藤大(nendo創辦人)主導設計,將「生命之間」(いのちと、いのちの、あいだに)作為整體理念,探索生命循環與共生的哲學。
Photo from Expo 2025 Osaka
外觀是一座圓形木質結構,巧妙運用木材正交膠合板(CLT),並以「雁行排列」的方式呈現,形成層層疊疊的同心圓形狀,以內外相通的設計回應了「生命之間」的主題概念,遠遠看去彷彿由年輪組成,象徵著生命的傳承與延續。
Photo from Expo 2025 Osaka
Photo from Expo 2025 Osaka
展館內部設有一座生質能源微型發電廠,利用微生物分解有機垃圾並產生沼氣,結合二氧化碳再循環技術,讓整個館成為一座「活的展館」,實踐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Photo from Expo 2025 Osaka
Photo from Expo 2025 Osaka
這座設計精巧、充滿生命力的展館不僅展現了日本對永續未來的承諾,也讓觀眾透過沉浸式影像和互動展項。親身體驗人類與自然、生命之間的微妙聯繫,帶來深刻的思考與啟發。
2025大阪世博建築5:Better Co-Being
Photo from Expo 2025 Osaka
Photo from Expo 2025 Osaka
在2025年大阪世博會的「靜謐之森」區域,座落著一座獨具魅力的開放式展館「Better Co-Being」。它是本屆世博八大主題館之一,由著名建築團隊SANAA(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設計,這座展館完全打破傳統建築的界限,沒有明確的牆壁與屋頂。
Photo from Expo 2025 Osaka
Photo from Expo 2025 Osaka
銀色的格柵狀罩篷高高懸浮在場地上方,四層結構由細柱支撐,「無牆、無頂」的開放式設計彷彿一朵輕盈的雲彩漂浮在森林中,與大自然融為一體。走進這個空間,彷彿進入無限延伸的天地,微風輕拂,天空與樹梢盡收眼底,展現出「共生共榮」的生命哲學。
Photo from Expo 2025 Osaka
Photo from Expo 2025 Osaka
作為「讓生命產生共鳴」主題館,展館內不僅是視覺享受,更是一場沉浸式的藝術與科技體驗。透過專屬手機App和創新的3D觸覺互動裝置「echorb」,參觀者可以影響燈光、聲音與影像,親身參與創作過程。展館展示了多位國際藝術家的作品,如鹽田千春的編織藝術、宮島達男的數位燈光,以及真鍋大度的新媒體影像。觀眾可以影響場館內的燈光、聲音乃至生成影像,親身體驗個體之間如何產生「共振」,感受人與人、與自然之間的深刻連結。
2025大阪世博建築6:民間企業館「Blue Ocean Dome」
Photo from IG@nippondesigncenter
「Blue Ocean Dome」由日本平面設計大師原研哉與建築師坂茂共同設計,聚焦海洋永續與未來環保科技。這座壯麗的展館由三個相連的半球形圓頂組成,象徵「循環」、「海洋」與「智慧」。主圓頂直徑達30公尺,宛如一顆潔白的珍珠,兩側小圓頂流暢地延伸,呈現出自然與和諧的曲線。
Photo from IG@nippondesigncenter
Photo from IG@nippondesigncenter
Photo from IG@nippondesigncenter
Photo from IG@nippondesigncenter
Photo from IG@nippondesigncenter
Photo from IG@nippondesigncenter
Photo from IG@nippondesigncenter
Photo from IG@nippondesigncenter
Photo from IG@nippondesigncenter
「Blue Ocean Dome」採用創新材質,如輕量化碳纖維複合材料、紙管結構和竹子集成材,這不僅大幅減輕了結構重量,還使建築呈現半透明效果,能隨光線變化泛出柔和的色澤,白天映照天空,夜晚則如水母般散發藍紫色光芒,充滿夢幻的未來感。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展館內設有三大區域,帶領觀眾親身體驗海洋環保。透過互動裝置和多媒體展示,觀眾可以學習海洋塑膠廢棄物回收過程、近距離感受海洋生物脈動,並了解最新的海洋環境監測科技。此外,展館設計著重環境永續,世博閉幕後,整座建築可以較為容易地拆解、回收,將工業廢棄降到最低。
繼續閱讀:
Text:POPLADY Editorial
Photo Source:Expo 2025 Osaka、IG@nippondesign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