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因不完美而自由:林嘉欣台灣舉辦陶藝個人展「Broken Beautiful」,用作品書寫溫度質感
林嘉欣以陶藝家的身份出發,在「純Object」舉辦首場台灣陶藝個展「Broken Beautiful」,靈感來源於女兒的一句童言童語,展出作品充滿童趣的同時,也展現了自然、不對稱的美,在做陶土的過程中,林嘉欣享受自己喜歡做的事,不是演員、媽媽、女兒,而是最真實的自己。
Photo from IG@simpleobject_official
Photo from IG@karenalamkayan
Photo from IG@karenalamkayan
生命不完美也很好
Photo from IG@simpleobject_official
Photo from IG@simpleobject_official
Photo from IG@simpleobject_official
Photo from IG@simpleobject_official
林嘉欣本次從香港帶了31件作品來台,並和花藝師廖浩哲合作,在展區加入綠植,陶器則錯落擺放在上面,看起來充滿森林氣息,也讓陶器看起來更加生意盎然,充滿生命力。本次展出的作品<人仔花器>上有許多趣味的小表情,還有以朝鮮時代韓國瓷器Moon Jar(白瓷大壺)作為靈感的<月亮瓶>等,呈現出林嘉欣自從接觸陶器後,在陶瓷媒材和製作過程得到的啟發:「生命正因不完美而真實」。
面對情緒、認識自己,學會放下和釋懷
Photo from IG@karenalamkayan
Photo from IG@karenalamkayan
Photo from IG@karenalamkayan
林嘉欣透露,在接觸陶藝後,她更能誠實面對情緒,並重新認識自己,逐漸沒有壓抑和討好,更多的是學會放下和說「不」的勇氣,就像這次展覽中的作品一樣,貼近自然,使用手捏陶的創作手法,讓作品多了捏塑的痕跡、不完美的一面,但這就是最真實的自己和最真實的陶藝模樣。
為什麼一定要符合世界期待?失敗也有更多可能
Photo from IG@karenalamkayan
Photo from IG@karenalamkayan
Photo from IG@simpleobject_official
陶土是有生命力、有記憶性的,在製作過程中可能有凹陷後又回推,表面上看起來修復完成,但結構和密度已經出現變化,因此不管你如何去修飾覺得不完美的地方,經過高溫燒製後,又會變回原先那個不完美的模樣。這就跟生活一樣,我們習慣在意別人的看法,將自己覺得不好的一面藏起來,但是否符合世界的期待?好看與不好看?到底是由誰界定?美有很多種定義,林嘉欣認為與其躲躲藏藏,不如學著接受它,「接受了自己的不完美,於是自在;接受了人生的不完美,於是自由」,放下對於失敗的執著,釋懷失敗後的情緒重新來過,就能看見更多可能。
做陶是為了探索自己的模樣
Photo from IG@karenalamkayan
對於林嘉欣來說,陶藝並不是興趣,而是「生命」,陶土和她的生命同時進行著,反映了她當下的所有情緒,她更不是為了當藝術家而做陶,而是想探索自己的樣子,並在當中不斷反覆沉澱、觀察內心,在做陶的過程中發現更多自己,「是陶藝選擇了我,而我選擇了我自己」。相較完美的陶器,林嘉欣更愛用手捏陶,用泥條一層一層塑型,讓陶土充滿手作的痕跡,書寫一種稱做溫度的質感。
Photo from IG@karenalamkayan
Photo from IG@simpleobject_official
「Broken Beautiful」陶藝展即日起到6月30日於「純Object」展出,現場還有限量販售林嘉欣的Polaroid攝影集,收錄其多年來拍攝的珍貴旅遊點滴。有興趣的人,不妨前往展覽場,親身感受陶土的魅力,以及林嘉欣不完美的珍貴作品。
林嘉欣「Broken Beautiful」陶藝個展
日期:2024年6月8日-6月30日
地點:純Object/台北市敦化南路二段63巷21弄27號
繼續閱讀:
Text:POPLADY Editorial
Photo Source:IG@karenalamkayan、IG@simpleobject_offic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