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社群熱話:嘲諷老人別再裝年輕!Stüssy、Supreme都被貼上「Young Forty」的標籤

韓國社群熱話:嘲諷老人別再裝年輕!Stüssy、Supreme都被貼上「Young Forty」的標籤

Fashion News
By June on 10 Oct 2025
Digital Editor
POPLADY Fashion Editor Work hard ! Play hard june.huang@poplady-mag.com

在韓國社群媒體的聚光燈下,一個帶有嘲諷意味的熱門標籤「Young Forty」(영포티)正悄悄發酵。它專門用來描繪那些年屆不惑,卻努力跟隨年輕潮流、力求展現青春活力的40多歲男性。這個現象不僅僅是衣著上的差異,它像一面鏡子,映照出韓國社會對年齡與外表的矛盾心理,以及跨世代在時尚和文化認同上的微妙衝突。在這個極度重視外貌的社會,年齡似乎不僅是數字,更成了評判個人穿搭的隱形標準。

目錄 + 快速連結

Young Forty的發跡

「Young Forty」這個詞彙,最初可是個充滿正能量的行銷概念Photo from IG@gongyoo_official

「Young Forty」這個詞彙,最初可是個充滿正能量的行銷概念。它大約在2015年現身,用來讚揚那些不願被「中年」框架所限、積極追求年輕生活方式的40多歲精英男性。他們通常具備一定的經濟實力,樂於投資在保養、時尚穿搭,以及各種潮流單品上,以此來維持自己的青春感和生活品味。在一個將「看起來年輕」視為一種成功符號的韓國社會裡,他們曾經是令人羨慕的對象。

當時尚漸變成嘲諷

當這群中年男性大舉進攻年輕人的潮流圈時,「Young Forty」的風向開始轉變Photo from IG@sonsukku

然而,當這群中年男性大舉進攻年輕人的潮流圈時,「Young Forty」的風向開始轉變,逐漸帶上了一層嘲諷的濾鏡。在年輕世代眼中,他們的穿搭風格彷彿還停留在逝去的潮流年代,或是過分依賴財力來堆砌時尚,卻缺乏對當前潮流的真正敏感度。更糟的是,當大量中年男性一窩蜂地選擇相似的服飾和品牌時,這些原本獨特的時尚單品,立刻失去了它們原本的個性和稀缺性。

大叔的「潮流制服」:當高價Logo失去魔力

Supreme曾是2000年代的潮流指標Photo from IG@supremenewyork

大Logo、價格不菲,以及休閒街頭風格的品牌Photo from IG@stussy

什麼樣的服飾成為了網友口中典型的「Young Forty Look」呢?答案往往指向那些大Logo、價格不菲,以及休閒街頭風格的品牌。舉例來說,美式潮牌Stüssy和Supreme曾是2000年代的潮流指標,但對於如今的年輕人而言,Logo T恤或帽子不再代表新潮,反而成了「中年人在努力追趕潮流」的刻板形象。

臂章與心形Logo 的「中年危機」

義大利高端機能品牌Stone IslandPhoto from IG@stoneisland

義大利高端機能品牌Stone Island,以其醒目的臂章徽標和高昂的價格聞名,成為中年男性炫耀財力的明顯符號。韓國設計師品牌Wooyoungmi和JUN.J本來充滿設計感,但由於40世代集體偏愛其Logo款或寬鬆版型,使得這些品牌形象被「制服化」,失去了原有的多元面貌。

曾經在年輕人間風靡的法國品牌Ami,很快被貼上「老氣」的標籤Photo from IG@amiparis

就連曾經在年輕人間風靡的法國品牌Ami,其大愛心Logo在被中年族群大量跟進後,也很快被年輕人貼上「老氣」的標籤。而Nike的限量Jordan球鞋,則成了另一個中年男性展示財力的工具,被年輕街頭文化愛好者認為是「有錢,但缺乏真正品味」的穿搭。

潮流背後的階級與年齡博弈

中年男性對潮流的追逐,常被解讀為對傳統年齡框架的抵抗Photo from POPLADY

「Young Forty Look」引發的爭議,絕不僅僅是審美觀的差異,它更深層地反映了韓國社會對年齡、階級與文化理解的張力。中年男性對潮流的追逐,常被解讀為對傳統年齡框架的抵抗;而穿著高價品牌的行為,則容易被年輕人視為用財力來「購買」潮流,而非真正理解時尚。對講究獨特性與差異化的年輕世代來說,一旦他們喜愛的品牌被「中年人」大量佔據,那種文化上的身份認同感就會消失,甚至可能轉為反感與嘲諷。

大叔入侵:連品牌股價都怕的「中年魔咒」

有一句流行的說法是:「當40歲開始大量穿某個品牌時,年輕人就會迅速拋棄它」Photo from IG@hoka

令人驚訝的是,這種社會現象甚至蔓延到了金融市場,影響了品牌成長潛力的評估。在韓國,有一句流行的說法是:「當40歲開始大量穿某個品牌時,年輕人就會迅速拋棄它」。這個「中年魔咒」如今已被證券分析師納入品牌評估的社會文化風險之中。

隨著40、50世代的熱烈追捧,年輕人開始覺得它們不再時髦Photo from IG@orp_taiwan

例如,大信證券的研究報告便曾指出,當中年消費者大量湧入市場時,可能導致品牌成長放緩。像Hoka和On Running這些機能跑鞋品牌,雖然舒適度備受讚譽,但隨著40、50世代的熱烈追捧,年輕人開始覺得它們不再時髦,這種社會文化因素甚至被視為影響品牌股價的潛在風險。

幽默的戰場:創意迷因與世代觀察

社群媒體上充斥著各種迷因和諷刺短語Photo from Namuwiki

中年男性一穿,品牌的時尚感就立刻破功Photo from Namuwiki

面對「Young Forty Look」,韓國網友展現了驚人的創意和幽默感。社群媒體上充斥著各種迷因和諷刺短語,將這場穿搭戰役推向高潮。最常見的迷因包括:「大叔穿AMI = Game Over」,意思是中年男性一穿,品牌的時尚感就立刻破功;又如「穿Stone Island的大叔,像是穿著財力的制服」,精準地嘲諷了高價品牌被用作中年男性炫富工具的現象。這些用語和迷因的廣泛傳播,讓「Young Forty」現象從穿搭文化升級為一個值得關注的世代觀察。

年輕的真諦不在於年齡

「Young Forty Look」折射出兩個世代對潮流、外貌和消費文化截然不同的詮釋。對許多中年男性而言,追求年輕感是一種自我表達,是拒絕被年齡框架所定義的權利;而對年輕人來說,潮流的本質也不應因為穿著者年長而自動消失。AMI、Supreme、Stüssy這些品牌依然具有強大的時尚影響力,真正的關鍵在於如何穿出屬於自己的風格與態度。畢竟,真正的「年輕感」從來就不是由年紀或品牌Logo決定的,它來自於自信、個性和你穿出自我態度的決心。

繼續閱讀:

Text:POPLADY Editorial

Photo Source:

IG@gongyoo_official、IG@leedongwook_official、IG@byunghun0712、IG@sonsukku、IG@70csw、IG@__hajungwoo、IG@supremenewyork、IG@stussy、IG@amiparis、IG@stoneisland、IG@hoka、IG@orp_taiwan、Namuwiki

追蹤我們的 IG poplady.mag

訂閱 POPLADY 的 YouTube頻道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