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8歲飆卡丁車到Williams測試車手,轉身培養一整代女賽車手,F1 Academy掌舵人Susie Wolff的商業頭腦比圈速更驚人
自從 Brad Pitt 主演的《F1》上映後全球票房狂飆,連平常不看賽車的人都開始討論相關議題,但如果你以為這波熱潮只是荷里活特效加持,那可就錯過了賽車圈真正在發生的改變。近年來,除了F1,F1 Academy 這個專為女性車手打造的方程式賽事,短短兩年就成了最火熱的話題,背後的推手,正是那位曾經握著方向盤在賽道上狂飆、如今卻選擇站在幕後改寫遊戲規則的 Susie Wolff。她一路從卡丁車、單座方程式,到賽車管理人,如今掌舵這條全女性車手通道。她清楚知道,光靠熱情不夠,妳得有能耐把夢想變成一整套產業鏈,在速度、資源與性別尺度上,開出新的跑道。
賽道新頁展開
Photo from IG@susie_wolff
2025 年的 F1 Academy 賽季將於 11 月 20 至 22 日在美國拉斯維加斯站收官。今年車手數量從去年 15 位跳至 18 位、6 支車隊全部到位,連 McLaren、Ferrari、Mercedes 這些 F1 頂級車隊也各自支援選手與技術。
Photo from IG@susie_wolff
除此之外,Netflix 紀錄片《F1: The Academy》五月底上線,這些女車手的社群粉絲數暴漲,Charlotte Tilbury、Puma、TAG Heuer 泰格豪雅搶著當贊助,連 Tommy Hilfiger 都入局。三年前還被質疑的「女子賽車計畫」如今變成炙手可熱的 IP。所有這一切的背後,操盤手是來自蘇格蘭小鎮、曾在 F1 賽道上打出零點二秒差距的 Susie Wolff。她不只是 Mercedes 車隊老闆 Toto Wolff 的妻子,更是用十年賽車生涯換來的經驗,把「不可能」從賽車圈的字典裡劃掉。
蘇格蘭小鎮出發 × 卡丁車起步的賽道夢
Photo from IG@susie_wolff
Susie Wolff 生於 1982 年 12 月 6 日,在蘇格蘭奧本(Oban)這座被海浪與山影包圍的小鎮長大。 從 8 歲開始接觸卡丁車的她,1996 年拿下英國女子卡丁車年度最佳車手,隔年橫掃中東 24 小時卡丁車錦標賽冠軍,連續四年蟬聯英國女子卡丁車年度車手,2000 年更被譽為「世界頂尖女性卡丁車手」。
職業賽車手時期:跑車、房車、F1 練習席位
Photo from IG@susie_wolff
她沒停在卡丁車,2001年她從愛丁堡大學休學轉戰職業賽車,進入 Formula Renault UK,2004年拿下三次登台、總排名第五,之後轉戰 British F3,獲頒BRDC年度新星獎,再進入 DTM(德國房車巡迴賽)為 Mercedes‑Benz 出賽,2006 年為 Mücke Motorsport 出賽時於霍根海姆 (Hockenheim) 拿下第九,2007 年曾在 Mugello 拿下第十。
Photo from IG@susie_wolff
她在 2012 年加入 Williams 車隊担任開發/測試車手,在銀石賽道和西班牙赫雷斯跑了好幾場 FP1 練習賽;2014 年更於英國大獎賽 (FP1) 週末登場自由練習,成為 22 年來首位參與F1賽事週末的女性車手。雖然她在 F1 正式正賽中並無起跑,同年德國站她以 1 分 20.769 秒完成 FP1 練習,只比隊友 Felipe Massa 慢 0.227 秒,引起不少賽車圈的側目。
從駕駛席轉為幕後
Photo from IG@susie_wolff
她於 2015 年宣布退役車手生涯後,Susie Wolff 投入另一條路:創立 Dare to Be Different 倡議、擔任車隊總監等角色。 她不甘於只在駕駛座上,她想打破賽車界的長期生態。
Photo from IG@susie_wolff
她曾任 ROKiT Venturi Racing 的執行長,從內部看清車隊運作、商業合作、車手培養等環節。這背後的訊息是:她懂駕駛,也懂平台。她曾說「This was always a long‑term project」。當很多人以為她只是曾經的女車手,她其實已經在系統裡布好棋、拉好線。
F1 Academy 誕生
Photo from IG@susie_wolff
Photo from IG@susie_wolff
F1 Academy 於 2022 年底由 F1 官方成立,設計給 16 至 25 歲的女性單座賽車手,目的就是給她們機會在賽道上「自己發光」。2023 年 3 月 1 日,Susie Wolf 憑藉她在 Formula E 擔任 Venturi 車隊 CEO 的商業運營經驗 ,成為執掌此計畫的董事總經理,開始從策略端設計這條女性車手通道。她一句「We had one shot to get it right」直指這項工作的重量與決心。
F1車隊與Netflix的雙重火力
Photo from IG@susie_wolff
首先是 F1 Academy 的商業模式:她成功說服了全部 10 支 F1 車隊,從 2024 年起每支車隊提名車手並掛牌支援。這不僅是漂亮的「貼紙」,這是 F1主品牌最直接的背書與資源嫁接,同時成果也立竿見影:2023 年首屆冠軍 Marta García 獲得了全額贊助的 FRECA 席位 ;2024 年冠軍 Abbi Pulling 也將晉級 GB3 。
Photo from IG@susie_wolff
接著,是文化上的「軟實力」引爆:Netflix 推出的《F1: The Academy》紀錄片 ,由奧斯卡影后 Reese Witherspoon 的 Hello Sunshine 團隊製作 。這部影集的目的,是深入挖掘車手的「人性故事」 ,在全球範圍內製造明星,並吸引如 Charlotte Tilbury 這樣的非傳統贊助商入場。
挑戰與下一站,她還在加速中
Photo from IG@susie_wolff
2017 年,她因為「對女性體育運動的貢獻」而獲得英國帝國勳章 MBE,成為這條路上更具指標性的領袖。Susie Wolff 的野心不止於此。她規劃的藍圖裡,F1 Academy 只是第一步,最終目標是讓女性車手能在 F1 主賽正賽發車格上佔有位置。Susie 已經用行動回答:機會這種東西,妳不等它出現,妳就自己創造一個。她改變的不只是賽車運動的性別比例,而是整個產業看待天賦與潛力的方式。
繼續閱讀:
Text:POPLADY Editorial
Photo Source:IG@susie_wolf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