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usinsa的「品牌CPR術」!JanSport、Dickies都翻紅,讓快撐不下去的老牌子重新跳動
去韓國必逛的Musinsa,看似只是集結流行、時尚的一站式購物平台,其實它背後悄悄扮演著「品牌急救隊」的角色。那些曾經銷聲匿跡、快撐不下去的品牌,如Dickies和JanSport,在Musinsa的幫助下不僅扭轉品牌形象,還大幅提升銷售額。更重要的是,憑藉平台龐大的流量與多元內容資源,Musinsa能迅速放大品牌能見度,成為這些瀕死品牌的最後一擊,讓它們重新呼吸、重回潮流舞台。
輸氧計畫:Musinsa幫小品牌重新呼吸
Photo from IG@musinsa_standard
Musinsa的做法並不是單純丟錢,而是幫品牌重新「呼吸」。例如他們設立的Partner Fund,提供無息生產資金,讓那些因現金流卡住的設計師品牌得以重新上線;又如Musinsa Studio,提供攝影棚、樣品間、倉儲空間,讓沒有資源的小品牌也能在專業條件下運作。這些舉措看似理性,背後卻藏著一種近乎浪漫的信念:「讓創意不因現實而窒息」。
Musinsa幫品牌復活有什麼好處?
Photo from IG@musinsa_standard
Musinsa投入大量心力和資金幫助品牌復活,其實背後也有明確的利益。首先,救活品牌能穩固平台生態,讓商品線更完整、活力更足,吸引年輕消費者逛、分享、回購。其次,品牌銷售額提升也會帶動整體平台營收,再者,Musinsa透過品牌育成建立在時尚市場的話語權,讓品牌願意長期合作,形成穩定生態。最後,這種「品牌復甦模式」讓平台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並能透過聯名與自家企劃獲得長遠收益。簡言之,幫品牌重生,不只是拯救他們,也同時讓Musinsa自己贏得更多影響力與市場資源。
成功復活的品牌故事
Photo from IG@rr_restandrecreation
最有說服力的,是那些被「救回來」的品牌故事。街頭品牌REST&RECREATION曾陷入海外市場停滯的低潮,加入Musinsa的育成計畫後,線上銷售年比暴增4.5倍,海外批發據點突破百家;女性服飾品牌Cesse透過Musinsa的Sodam商會,一個月內業績翻3倍。這些案例都印證了Musinsa的角色轉變,從單純的時尚電商,成為品牌復甦的「臨床中心」。
Dickies翻身:工裝文化的新生代熱潮
Photo from IG@dickies_korea
另外Dickies這個以工裝起家的百年品牌,一度被視為老派、過時,但在Musinsa入局後,故事徹底改寫。Musinsa旗下的子公司Musinsa Trading接手品牌經營,重新詮釋「工裝文化」的街頭精神,並透過韓國次文化圈與年輕世代的審美連結,讓Dickies的韓國銷售額在短短一年內翻了3倍。曾經的「老品牌」,如今成了街頭穿搭的熱搜標籤。
JanSport復古熱潮:懷舊書包成新世代追逐的符號
Photo from IG@jansportkorea
還有一個被Musinsa成功「救活」的則是JanSport。這個曾被歸類為學生書包代名詞的美式品牌,因與Musinsa攜手推出聯名與復古系列,掀起「Y2K登山包」熱潮,在韓國重新爆紅,銷售額年成長達60%。那些原本被收在衣櫃深處的經典款,突然成了新世代追逐的懷舊象徵。
讓品牌被看見:Musinsa的復甦公式
Photo from IG@musinsa_standard
Musinsa的復甦公式其實不難理解,他們讓品牌重新「被看見」。他們懂年輕人的語言,知道什麼樣的視覺、聯名與敘事會引爆社群討論。於是,當其他品牌還在掙扎如何生存,Musinsa早已透過選品、內容、再設計的組合拳,把幾乎無脈搏的品牌,一個個救了回來。
這樣的模式,也讓人想起Sanrio曾說過的那句話:「如果有品牌快撐不下去,就來找我們聯名吧。」不同的是,Musinsa不只是讓品牌「延命」,而是真的讓它們再次呼吸。從電商到文化生態,Musinsa正在重寫品牌復活學,用自己的方式,打造一個會替老品牌做CPR的時尚宇宙。
繼續閱讀:
Text:POPLADY Editorial
Photo Source:IG@jansportkorea、IG@musinsa_standard、IG@dickies_korea、IG@rr_restandrecre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