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他是真愛還是依賴了?」5大愛情關係心理學,輕易讓你越愛越長久!

「對他是真愛還是依賴了?」5大愛情關係心理學,輕易讓你越愛越長久!

Lifestyle
By PopLady on 01 Mar 2019

「這是愛情,還是只是依賴?」有時你不禁在心裡疑惑。我們可能都有一種朋友,他們在很多個關係間遊走,就像兔子跳呀跳的,總能找到一個不錯的窩。上一秒才聽他說失戀哭天搶地,一轉身他已經沈浸在超乎異常的熱烈甜蜜中。

《那些年》Photo from 《那些年 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1. 愛是激情;依賴是冷漠

有人說,最接近愛的感覺是「恨」,所以為什麼分手後的他,所有的好一夕變成不堪一提的髒字,那些犧牲都變成一種洶湧的、激情的、莫名的仇恨。如果你感覺到愛,你會同時感受憤怒、偏執、焦慮。總總悲傷醜陋的特質會在某個沈靜的夜晚一巴掌熱辣辣撲來,請不要焦急那些太過強烈的情緒、不要迷惑含著傷痛雜質的愛還是不是愛,愛從來不是只有漂亮,更因為帶著你們奔騰過、吶喊過的傷口,所以它與眾不同。心理學家 Alexandra Katehakis 研究過度依賴的愛情:「這樣的人很可能患了愛情上癮症,就像酗酒傷身。另一半的愛對就像『提款機』,很快花完很快提領,對這個人越來越沒耐心,會考量物質上他能不能滿足你。」除此之外在愛情中容易失去耐心、甚至想把他與家人朋友隔離。只有不依賴的愛情是盡可能想讓「愛」跳脫生活,即便沒有這段關係也不慌張、心窩不發癢。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Photo from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2. 愛是無私;依賴是自我中心

當你沈溺在愛情,你會想要把所有令人微笑的美好事物都帶給他。當你只是依賴,只想著如何滿足自己在這段感情中的慾望。自我中心是一種自戀凝視,即便身為愛情的合夥人,兩人之間都可能有競爭力、自私與侵略性,只有依賴的愛會顯現在喜歡「比較」:我付出更多、我為這段感情流的淚更多、上頓飯是我請的。這些都是以「自己」的中心出發,不全是真正在意愛情,反倒是處處不吃虧。真正的愛是不願意分裂的,不輕易分你我的,耶魯大學的研究發現無私的愛源於深深的同情和渴望別人的幸福。因此我們願意不接收任何回報,因為這份付出在熱戀的人心中也是獎勵自己。

《我的少女時代》Photo from 《我的少女時代》

3. 愛是釋放;依賴是佔有慾

當你在一段完整的愛裡,你不需要用安全感綁架他,不必時時刻刻膩在一塊,不需用猜疑嫉妒見證你們的在乎。依賴的愛起先充滿新鮮感,你總是想知道他現在在做什麼、吃了沒、有沒有想起你?一旦你們分開了,你就心神不寧的窮緊張,像是心上落下了一塊肉的空蕩。對愛的責任感不是職責,更不必比較,愛,不僅是佔有,更是接受彼此都有各自的自由。

《惡作劇之吻》Photo from 《惡作劇之吻》

4.愛是授權;依賴是獨斷

愛情不是競爭,不是拼個你死我活換一場勝利。在愛情關係中時常有「服從」的角色出現,當一方出現配合對方人生版圖行走的心態出現,就容易感到委屈與犧牲。完整的愛必須保有絕對的自主權,愛的特徵是給予多過要求,根據弗洛姆的理論理解愛情,我們能視給予為自我的滿足、並且昇華為奉獻,而非失去、犧牲。學習愛的授權,是取得雙方無論在心靈或身體上獲得滿足的平衡,是不在愛情裡發號司令,是不追求永遠坐在關係裡的「上位寶座」。

《那些年 我們一起追的女孩》Photo from 《那些年 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5.愛是回首還有滋味;依賴是短暫的

愛若能不在乎很多的嫉恨、傷痛,更惦念甜美的時光且不遺憾,人生能擁有這樣一場愛情便是幸運的。寄託于依賴的愛就像寄生關係,附著一方的靈肉直到再也不能供給、將愛揉成最猙獰的面容。正因你不貪那一時半刻的好、三天兩頭的快樂,所以你願意在人海裡等待,等待一雙眼神輕輕巧巧地拆穿、等待那份不燙手的溫度。更勝點燃式的交往、只璀璨一個夜晚的天空。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Photo from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追蹤我們的 IG poplady.mag

訂閱 POPLADY 的 YouTube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