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為什麼會爆紅?從一個「沒意義的數字」到青少年最愛的潮語
如果你最近刷到TikTok、YouTube Shorts或Instagram Reels,應該多少都被那句節奏感超強的 “six—seven!” 洗腦過。這串看似完全沒有意義的數字,竟然一路從迷因,變成青少年圈的潮語,究竟為什麼一個數字會紅成這樣?其實,67的神祕與荒謬,本身就是它爆紅的原因。
67的起點:一首歌、一句喊聲、加上一點亂傳
Photo from YouTube@Skrilla
67這個梗最早來自美國饒舌歌手Skrilla的歌曲《Doot Doot (67)》。歌詞裡的“6-7”原本只是他致敬費城的67th Street(第67街),完全沒有什麼深奧的意義。
Photo from IG@melo
但網路的魔力就在於,「沒意義」往往比「有意義」更好笑、更容易傳開。一段小男孩在籃球場上大喊 “six-seven!” 的影片爆紅;再加上一些NBA球員(例如身高6呎7吋的LaMelo Ball)被網友剪進meme裡,整個梗瞬間全面擴散。於是67從一個普通數字,變成一句大家都在喊的「聲音符號」。
那67到底什麼意思?
Photo from pexels
最荒謬也最迷人的地方來了,它沒有意思。
67沒有定義、沒有故事、沒有深度,也沒有什麼情緒色彩。“Six-seven!”就是很爽、很魔性、很不講道理。正是因為「什麼都表示不了」,67才能「什麼都可以表示」,它是一種情緒的placeholder,放進任何情境都合理。
Photo from pexels
你可以在成功時喊67,失敗也可以喊67,看到可愛的狗也能喊67,甚至在朋友叫你冷靜的時候更應該喊67。這種沒有固定意思的字,在語言學上叫 “無義叫喊詞(nonsense interjection)”,專門為了表達vibe而存在。而67的vibe,就是腦腐式(Brain rot)的快樂。
為什麼它能紅成這樣?
Photo from pexels
首先最主要的因素就是,這是Generation Alpha(Alpha世代)的語言。對更年輕的網路世代而言,「荒謬即是浪漫」,一個數字越沒道理,越能代表自己的文化。
大人聽不懂 → 年輕人更愛用
Photo from pexels
而對青少年的語言來說,最好用的字永遠是:爸媽不知道、老師也不懂的那種,67完全符合。而且“six—seven”的韻律感很強,很適合剪輯、過場、反應梗,用一次之後就停不下來。
當世界越忙越亂,年輕人越偏愛毫無意義、只帶來純粹快樂的語言。67不講道理、不帶深度、沒有負擔,它象徵的是一種輕鬆、好笑、屬於網路文化的微小快樂。
Text:POPLADY Editorial
Photo Source:YouTube@Cam Wilder、YouTube@Skrilla、IG@melo、pexel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