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INISO名創優品預計升級80%門店,轉做文創IP和美妝,我們為何都愛上了「無用之美」?
MINISO名創優品創始人葉國富透露,今明兩年要「騰籠換鳥」,將對名創優品80%店面進行升級,從高CP值的小物商店轉做文創IP與美妝。其實這不只是零售業的戰略調整,它更像是一面鏡子,照出了我們每個人消費習慣的巨大轉變,以及我們對「快樂」的重新定義。
我們開始為「感覺」買單
Photo from IG@for_everyoung10
10年前的我們走進商店,眼睛裡找的可能是一把夠用的傘、一組便宜的化妝棉、一個能裝零食的可愛盒子。那時,高CP值是我們唯一的信仰,物件的價值,完全等同於它的功能性。
但現在呢?你或許會發現,家裡的角落裡,擺著一個不常用、但設計極度精美的花瓶;手機殼,要選印有特定角色的;甚至連一包泡麵,都想買有藝術家聯名的版本。這就是時代轉折點,我們開始為「感覺」買單,而非僅為「功能」買單。
從實用主義到情感溢價
Photo from IG@miniso_official
名創優品的創辦人葉國富意識到了這一點。當所有人都在追求速度與效率,生活被無數的待辦清單塞滿時,我們內心深處對於「慢下來、被理解和一點點慰藉」的渴望,變得無比強烈。文創IP,尤其是潮玩和聯名款,正是這種渴望的最佳載體。它們提供了極高的情感溢價。
我們為何需要療癒?
Photo from IG@lalalalisa_m
為什麼以前被視為浪費錢的行為,現在卻成了生活的一部分,甚至被視為一種必要的「自我投資」?這背後,是現代生活的壓力值不斷攀升。我們生活在一個不斷競爭、不斷比較、資訊如洪水般湧來的時代。在這種高壓下,我們急需一個情緒的出口來平衡內耗。文創商品就是一個低成本、高效率的「情緒緩衝器」。
情感價值的高效兌換
Photo from IG@lalalalisa_m
買下一隻剛發售的限量公仔,那種「我終於擁有它了!」的滿足感,是即時且明確的。它像是一個小小的慶祝儀式,告訴自己:「辛苦了,你值得這個獎勵。」而當你桌上擺著某個IP周邊,你不是在炫耀花費,而是在宣告「我是這個圈子的人」、「我懂這個梗」,帶來了強烈的社群歸屬感和自我認同。
無用之美的儀式感
Photo from IG@xeesoxee
那些單純因為可愛、療癒而被購買的物件,它們沒有實際的實用功能,但它們每天靜靜地待在那裡,用純粹的美感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了一層柔和的濾鏡。這份「無用之美」,正是對冰冷效率的反抗。
消費觀的演進:心靈撫慰的必要性
Photo from IG@jessica.syj
過去,人們認為把錢花在不能吃、不能穿、不能用的東西上是浪費;但現在,讓自己的心情變好,已經成為一件非常有用的事。這份心靈的撫慰,比一塊多出來的抹布更有價值。
名創優品的大動作,只是一個縮影。當越來越多企業加入文創IP的戰局,代表市場已經完成了從「物質極大化」到「精神體驗極大化」的轉移。我們的錢包在告訴世界:我們已經有足夠的物質了,現在,請用故事、用設計、用情感來打動我們。
繼續閱讀:
Text:POPLADY Editorial
Photo Source:IG@lalalalisa_m、IG@miniso_official、IG@xeesoxee、IG@jessica.syj、IG@39saku_chanIG@for_everyoung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