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3歲泰國詩麗吉王太后辭世:曾是夢想彈琴的外交官之女、泰國史上第二位攝政女王,以一襲泰絲驚艷世界
泰國王室宮務處於 2025 年 10 月 24 日晚間發布聲明,詩麗吉王太后(Her Majesty Queen Sirikit The Queen Mother)因血液感染引發的敗血症,於曼谷一家醫院安詳辭世,享耆壽 93 歲 。作為全球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配偶之一,她的離去象徵著一個時代的結束。泰國政府隨後宣布,全國政府機關與學校將降半旗 30 天以示哀悼。為表達敬意,政府亦呼籲民眾在 90 天內穿著素色服飾,並建議娛樂場所在此期間調整營運規模,以維持莊重的氛圍 。隨後多家企業調整官網配色以示哀思,連在曼谷舉行的 BLACKPINK 演唱會都配合調整視覺呈現,在大螢幕播放其肖像並採用黑白濾鏡。她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不僅是泰王蒲美蓬的摯愛配偶,更是泰國歷史上深具影響力的國母。從年輕封后到長期擔任攝政王后,她見證並參與了泰國現代化進程,更將泰絲推向世界舞台。
外交官之女遇上泰國國王
Photo from Getty
1932 年出生的詩麗吉,本名詩麗吉·吉滴耶功(Mom Rajawongse Sirikit Kitiyakara),成長背景與一般泰國女性截然不同,父親是拉瑪五世國王的孫子吉滴耶功親王(Prince Nakkhatra Mangala Kitiyakara),母親是蓬普·吉滴耶功王妃(Mom Luang Bua Kitiyakara)。「詩麗吉」這個名字由拉瑪七世的王后蘭巴·巴尼(Queen Rambhai Barni)賜予,意為「吉滴耶功家族的榮耀」。
Photo from Getty
她的童年與青少年時期多在歐洲度過,曾隨擔任外交官的父親旅居英國與法國。在歐洲的歲月裡,她接受了西方教育,培養出流利的英語與法語能力,也培養了對古典音樂的濃厚興趣,並一度夢想成為鋼琴家,這段歐洲生活經驗,為她日後的國際視野奠定基礎。
Photo from Getty
1940 年代末,在瑞士求學的蒲美蓬國王與詩麗吉相識。1948 年,蒲美蓬遭遇嚴重車禍導致右眼失明,在住院期間,詩麗吉的頻繁探望拉近了兩人的距離。後續她轉學至洛桑的寄宿學校,以便就近照料國王,兩人的感情也在此期間迅速升溫 。經過一段時間交往後,這對年輕情侶於 1950 年在曼谷薩拉帕吞宮(Srapathum Palace)舉行婚禮,當時詩麗吉年僅 18 歲,蒲美蓬 23 歲。婚禮後一週,她正式成為泰國王后,開啟長達數十年的王室生涯。
史上罕見的攝政女王
Photo from Getty
婚後兩人育有三位公主與一位王子延續王室血脈,包含長女烏汶叻公主、長子現任國王瑪哈·哇集拉隆功(拉瑪十世)、次女詩琳通公主和么女朱拉蓬公主。1956 年,當泰國國王蒲美蓬依循佛教傳統進行為期 15 天的短期出家修行,在此期間,年僅 24 歲的詩麗吉王后被任命為攝政王,代為處理國家事務,也讓她成為少數在政治層面擁有實質角色的王室女性成員。這也是泰國歷史上第二位獲此任命的王后,前一位是朱拉隆功國王時期的紹瓦帕・蓬西王后(Queen Saovabha Phongsri)。
Photo from Getty
詩麗吉王后在攝政期間的表現備受肯定,成功地履行了國家元首的職責。為表彰她的貢獻,蒲美蓬國王於同年 12 月 5 日授予她「攝政女王」(Somdet Phra Nang Chao Sirikit Phra Borommarachininat)的正式頭銜 。這一經歷不僅證明了國王對她的高度信任,也確立了她在政治上不僅是國王配偶,更是國家重要人物的形象。
半世紀王室歲月
Photo from Getty
往後數十年間,詩麗吉王后與蒲美蓬國王共同經歷泰國的政治與社會變遷。蒲美蓬於 2016 年駕崩前,是全球在位時間最長的國家元首,而詩麗吉王后作為元首配偶的時間長達 66 年 168 天,一度創下世界紀錄。這項紀錄直到 2018 年才被英國女王伊利沙伯二世(Queen Elizabeth II)與菲利普親王超越。這段超過半世紀的婚姻,見證了泰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關鍵時刻,也塑造了泰國王室在當代的形象。
讓泰絲征服世界伸展台
Photo from Queen Sirikit Museum of Textiles
Photo from Getty
詩麗吉王后在國際舞台上最為人稱道的成就之一,是她對泰國傳統絲綢的推廣。在1960年代陪同蒲美蓬國王出訪歐美多國的行程中,她意識到泰國需要一套能代表國家形象的現代化國服。為此她委託法國知名設計師 Pierre Balmain 等人,將泰國傳統織品與現代服裝設計結合,創造出融合東西方美學的服飾風格。
Photo from Getty
每次亮相都引發國際媒體驚嘆,曾四度登上國際最佳著裝名人榜,《TIME》雜誌更盛讚她為「亞洲最優雅王后」。她親自設計的 8 套泰式經典服飾範本(Chut Thai),為泰國樹立了鮮明的文化符號。
生日被定為泰國的「母親節」
Photo from Getty
除了在國際舞台上的文化推廣,詩麗吉王后也長期致力於改善泰國農村地區的民生。她經常陪同丈夫深入偏遠鄉村,了解基層民眾的生活狀況。1976 年,她創立了「輔助職業及相關技術基金會」(SUPPORT),旨在保護與復興泰國瀕臨失傳的傳統手工藝,同時為農村婦女提供穩定的經濟收入來源 。基金會透過設立培訓中心,教導農村婦女織布、製作銀器等技能,並利用王后的影響力為這些手工藝品開拓市場。她證明了,時尚可以是文化保存,也可以是經濟振興。泰國政府在 1976 年將詩麗吉的生日 8 月 12 日定為「母親節」,代表花是茉莉花,全國共同慶祝這位「國母」的慈愛精神。
晚年淡出與歷史定位
Photo from Getty
2016 年蒲美蓬國王駕崩後,詩麗吉被尊為王太后(The Queen Mother),公開活動逐漸減少。晚年期間陸續傳出健康問題,包括中風等疾病,最終因敗血症離世,泰國總理宣布,王室成員與貴族將服喪 1 年,全國進入哀悼期。泰王瑪哈·哇集拉隆功下令以最高規格王室葬禮安葬母親,遺體將安放於大皇宮杜西瑪哈巴薩宮殿(Dusit Maha Prasat Throne Hall)。
Photo from Getty
Photo from Getty
Photo from Getty
回顧其 66 年的王后生涯,經歷了泰國社會的劇烈變遷,在王室禮儀、文化推廣、社會服務等領域留下深刻印記,在國際舞台上建立的優雅形象,提升了泰國在全球的文化能見度。她的一生,也反映了二十世紀後半葉亞洲王室如何在傳統與現代之間尋找平衡,在歷史的畫卷中留下濃墨重彩且永不褪色的一筆。
繼續閱讀:
Text:POPLADY Editorial
Photo Source:Queen Sirikit Museum of Textil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