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vard Munch的心靈讀白:隱藏在《吶喊》「只有瘋子才畫得出來」神秘字句,揭露他心中所想!

Edvard Munch的心靈讀白:隱藏在《吶喊》「只有瘋子才畫得出來」神秘字句,揭露他心中所想!

Lifestyle Art & Culture
By Winki on 02 Mar 2021
Deputy Managing Editor

1893年Edvard Munch畫的名作《吶喊》一直收藏在挪威奧斯陸國家博物館,據《BBC》報導被發現留下的神秘字句,透過字迹分析對比鑑定,確認隱藏在畫中左上角雲彩位置的"Could only have been painted by a madman" (只有瘋子才畫得出來)的字句是由Edvard Munch本人留下來,再度令人回味這位20世紀的挪威表現主義畫家的畫作。

The National Museum of Norway Photo from The National Museum of Norway

《吶喊》(The Scream)作於1893年至1910年間,共有4個不同版本。這幅畫得到了收藏家的青睞,2012年《吶喊》(1895年創作的版本)以1.199億美元的天價賣出,創造了拍賣繪畫作品新紀錄。而收藏在奧斯陸國家博物館的是第一幅的最珍貴版本,畫作於1994年曾經被盜及後尋回,畫作刻着的字句曾於藝術界引起不同的揣測,有人認為是心懷不滿的畫廊觀眾蓄意破壞,也有人認為是Edvard Munch寫下這些令人匪夷所思的文字。

The National Museum of Narway

為了迎接 2022年的正式開幕,挪威國家博物館經紅外線檢測出《吶喊》左上角藏有一具神秘訊息,是寫著「Can only have been painted by a madman.」(只有瘋子才畫得出來。)的鉛筆筆跡,從Edvard Munch 本人留下的日記與信件中進行交叉對比,並證實了是由本人親手寫下。

PinterestPhoto from Pinterest

Edvard Munch創作的《吶喊》是美術史上僅次於《蒙娜·麗莎》的第二名畫,Edvard Munch(1863年12月12日-1944年1月23日),挪威表現主義畫家、版畫家,他對心理苦悶的強烈的、呼喚式的處理手法對20世紀初德國表現主義的成長起了主要的影響。創作多以生命、死亡、戀愛、恐怖和寂寞等為題材,用對比強烈的線條、色塊、簡潔概括誇張的造型,抒發自己的感受和情緒。

PinterestPhoto from Pinterest

《吶喊》曾被稱為「現代藝術史上最令人不適的作品」,在強烈紅、橙、黃下,一具沒有頭髮像頭骷髏的人物站在橋上,雙手托住面頰,似在發出尖利的叫喊,宣泄極度的焦慮、恐懼及痛苦。橋上還有男女莫辨的兩個人,瀰漫著令人不安氛圍。Edvard Munch解釋說,畫中的人就是他自己。出生於挪威雷登的Edvard Munch,父親是位醫生患有精神病,母親和姐姐相繼死於死於肺結核,妹妹也患上了精神病。不幸的童年與家庭背景對他一生的創作有深刻的影響,筆下的呼喊和死神的蹤影,就是他對自己對愛、性和死亡等問題都刻畫於畫作上,就像於愛、焦慮、嫉妒和背叛氛圍之中,將他一生的痛苦與寂寞都從一個個故事中表達出來。

edvardmunch.orgPhoto from edvardmunch.org

#聖母瑪利亞 Madonna (1894)
裸露的女子緊閉的雙眼與稍稍扭著身體,就像在深深感受愛。然而與扭曲又陰暗的背照形成對比,好比Edvard Munch對愛的太深、失望、無力的情緒。他曾經遇上l一見鍾情,但Dagny Juel和許多個男人都保持着曖昧關係,最後他看到自己所愛的女人成為了別人的妻子,內心的驚叫就成了著名的《吶喊》。

edvardmunch.orgPhoto from edvardmunch.org

#生命之舞 The Dance of Life (1899)
創作品描繪了一群在河岸邊草地上醉然起舞的人們,紅色在這裏象徵了人生短暫的喜悅,背景中兩對放蕩的跳舞者,則象徵著一種更為卑賤的生活。

edvardmunch.orgPhoto from edvardmunch.org

#病童 The sick child (1907)
顯然靈感來自他幼年時母親與姐姐離世的印象,他塗上很厚的顏料再用刀筆刮擦,以刮痕加強痛苦的感覺,反映了他內對童年的不幸陰影。

PinterestPhoto from Pinterest

#自畫像:在時鐘與床之間 Self-Portrait. Between the Clock and the Bed(1940-1943)
Edvard Munch生前的最後作品,畫中的他五官模糊、時鐘沒有刻度,就像是生命的最終即將來臨,與單人床上鮮艷的斜紋圖案形成強烈對比。完成作品不久他便離開人世,這被評論認為這是他如何面對自身的死亡。

Text:POPLADY Editorial
Photo Source:、The National Museum of Norway、edvardmunch.org、Pinterest

追蹤我們的 IG poplady.mag

訂閱 POPLADY 的 YouTube頻道